夢中的意識概念
心理學也研究了人睡覺和進入夢時的思維過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學家之一。 他試圖對夢做出解釋。 弗洛伊德在他的書中認為,激勵人類的最主要因素是無意識思想的力量,包括強烈的性衝動和攻擊性思想。 他把人類的思想比作一塊漂浮的薄冰。 漂浮的薄冰塊是意識思維,而下面的大部分冰塊是無意識思維。
弗洛伊德認為,心靈的無意識動機雖然可能暫時被壓抑,但它們會尋求適當的發洩方式,使人能夠保持健康的人格。 這些動機都是通過夢來表現出來的。 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未實現的慾望的表現。 這些願望都是通過夢想來實現的。 根據弗洛伊德的說法,夢是深深隱藏的驅動力的偽裝表達。
佛教對於人睡覺時會發生什麼也有很多說法。 當人睡覺的時候,就會進入夢境。 佛教經典中有一句話“supinaṁ passati”,意思是“見夢”。 人的夢境通常會因白天進行的活動而出現。 《Majjhimanikāya》的《Vammika Sutta》提到“白天它是點燃的,而晚上它是煙霧繚繞的”。 這裡的意思是,白天進行的活動將保留下來,並在晚上變成夢想。 一般來說,一個人出現的夢取決於通過言語、身體動作和思想進行的日常活動。 如果心不清醒,生起的夢也是不愉快的。 因此,根據《慈經》所說,一個人的心沒有愛,他會因為看到惡夢而睡不好。
《Milindapañha》中提出了夢是處於睡眠狀態還是清醒狀態的問題。 這些經文給出的答案是,夢既不是在(深度)睡眠狀態,也不是在清醒狀態,而是在睡意之間和進入有分(無動心狀態)之前。 這裡,無夢的深度睡眠狀態是有分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快樂或痛苦,所以也就沒有夢想。 夢本身就像猴子的睡眠。 夢不會發生在深度睡眠(深度睡眠狀態)中,因為頭腦必須活躍才能產生夢。 因此,當心態活躍時,夢就會出現。 當心處於有分狀態時不活動時,夢就不會生起。 打個比方,就像在黑暗中看不到圖像或鏡子中的圖像一樣,當頭腦不活動時,夢也不會出現。
上述內容已在《毘婆伽註釋》中得到證實。 據解釋,如果夢發生在睡眠狀態,那就違背了阿毘達摩,因為在一般睡眠狀態下,心是不活躍的。 但如果夢是在醒時的狀態,那就違背戒律了。 如果在清醒狀態下有夢,那麼在夢中犯罪的人就可以被歸類為犯罪。
彌林達波尼亞進一步解釋說,夢的產生有六種原因,即風病、膽痛、痰痛、天擾、自念、以及預兆出現的夢。 與此同時,在三藏的其他來源中,夢可能由於四種原因而發生,即:
由於身體的紊亂而產生的夢。
夢是因過去的經歷而產生的。
受其他存在影響的夢想。
夢是對某件事將要發生的預兆。
在四種夢中,第二種與現代心理學有關。 因此,佛教認為夢可以因過去的經歷而產生。 這裡可以解釋為,當過去塑造一個人性格的經歷是痛苦的或不愉快的經歷時,出現的夢也可能是噩夢。 另一方面,當過去的經歷是愉快的經歷時,在夢中顯現的心態就是愉快的夢。 這也與個人的心智發展有關。 修善心則生善夢,修噁心則生惡夢。
因此,如前所述,培養愛的果報之一就是看不到惡夢。 對此,佛陀在另一次開示中提到,沒有嗔恨心的人睡得安穩。 也就是說,他睡覺的時候不會做噩夢。 憤怒是一種與愛相反的心態。 這幾點證明,出現的夢是一個人心態的體現。
在律宗
(i,295),佛陀說,噩夢是由心不專注造成的。 就是說,當一個人讓自己的心不小心,沒有註意力的時候,那麼他在睡覺的時候就會做噩夢。 即使在同一篇文章中,一個不注意的人也會讓他做夢到射精的地步。 同時,如果他有強烈的正念,並且以智慧(sampajañña)所做的每一個行動,那麼他就不會做惡夢。 這個事實也說明了,心態決定了夢想的狀態。
應該記住,根據佛教的說法,夢是仍然受錯誤認知(vipallasa)支配的心的結果。 相信無常時永恆,痛苦時相信快樂,不美麗時美麗,有本質但無本質的觀念,是夢想出現的源泉。 因此,根據註釋(Vibh A. 408),上述四種類型的夢將由 puthujjana 和 sekha 經歷,因為這兩種類型的眾生都沒有放棄錯誤的認知。 另一方面,阿羅漢將不再做夢,因為他沒有錯誤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