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麼佛教法會,都可以超度亡者,這是靠修持者的誠心、精進心,感應了佛菩薩,仗佛菩薩的威德神力,使亡者得超度。
於《地藏經·第一品忉利天宮神通品》說到:「云承孝順之子,為母設供修福,布施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非唯菩薩之母,得脫地獄,應是無間罪人,此日悉得受樂。」這一品也提到:「新死之者,經四十九日後,無人繼嗣,為作功德,救拔苦難,生時又無善因,當據本業 所感地獄。」
〈利益存亡品第七〉:「『世尊,習惡眾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是諸眾生有如此習,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為設福,以資前路;或懸旛蓋及燃油燈;或轉讀尊經,或供養佛像及諸聖像,乃至念佛菩薩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號,歷臨終人耳根,或聞在本識;是諸眾生所造惡業,計其感果,必墮惡趣,緣是眷屬為臨終人修此聖因,如是眾罪,悉皆銷滅。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眾罪。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為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盂蘭盆經》是借供養結夏安居後,僧人多有證果,供大衆僧,度母脫苦。不要內心存比較分別,那一種最好,這樣易對某些佛經生輕慢心,反而得罪。隨自己的因緣能力發心做,心清淨不分別比較,相應於佛法。例如:自己發願多誦幾部《地藏經》,只要虔誠、清淨、精進,都有不可 思議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