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考虑别人的感受很苦恼,不考虑又很别扭,该怎么办
太过考虑别人的感受很苦恼,不考虑又很别扭,该怎么办
來自 明鏡 的提問
共 9 個回答
惟悟法師
不要活在別人的世界裏 因為別人無法了你生死
2023-02-03 04:29 台湾
61 点赞 1 评论
光亮法師(台灣)
做好你自己就好了
2023-02-26 23:19 台湾
59 点赞 1 评论
釋惟煦
那就少一點考慮別人的感受。不要太過就可以吧!😄
2023-02-03 07:38 缅甸
53 点赞 1 评论
释贤德
行菩萨道的人要自利利他。 首先,自立自己主要考虑佛法上的文思修有长进。从这点来说呢,要放下很多杂事和人际关系,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修行,所以能回避的就回避,能推去的就推却。 第二方面,要行菩萨道,要利益众生,不能等我们开大悟了再去度众生,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在不太影响你个人正修的时候,能做的好事要做。 这个时候就难免跟其他人发生链接。这个链接过程当中主要要观自己的心,如果你是为了利益他人去考虑他人的感受,那是对的;如果是为了你自己的利益去看他人的颜色,这个就完全没有必要。 考虑他人的感受,也要把握主次轻重缓急。别人有大困难,你能帮助到他,特别是能够帮助他修行的话,那也不要怕麻烦,尽力去做。如果说是解决世间的一些无聊的事情,甚至是做恶业的事情嘛,就不掺和,就没有必要过多的去考虑别人的什么感受了。
2023-02-17 12:51 中国
53 点赞 0 评论
釋成本 法師
想必彼此的關係並不親厚,非至交之人,但為維持彼此關係而相識存在而已。若是如此,依平輩之間的仁義之道相待即可。南無阿彌陀佛!
2023-02-04 07:57 台湾
51 点赞 1 评论
釋常元
看看你考慮的時候,是不是對每一個別人都是平等心去考慮,如果只是對特定的人考慮,那肯定很苦惱
2023-02-03 07:43 新加坡
50 点赞 1 评论
妙湛宗宏
佛教教育家「 太虛大師 」曾說: 「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人圓佛即成,是名真現實!」 建議大家閱讀《善生經》。《 善生經 》則是一部「 人生哲學 」、「 倫理教育寶典 」、「 幸福人生指南 」。「 世尊」在《 善生經 》中告訴世人:如何讓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意義,活得有價值,今得現世樂,以安後世樂;如何讓家庭幸福美滿;如何讓人際關系變得更和諧。 《 善生經 》簡單的說:就是一部「 倫理道德經 」,也是一部居士必學的「 寶典 」。上下四維六方,即用六方表法來「 修身養性 」,而達致清淨「 身心和諧 」、「 倫理道德 」之體現。從「 諸惡莫作、衆善奉行 」,「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之道德原則作為「 道德實踐 」之基本思想。 【 六方倫理 】: 【 東方 】血緣倫理、 【 南方 】師生倫理、 【 西方 】夫妻倫理、 【 北方 】主僕倫理、 【 上方 】宗門倫理、 【 下方 】親友倫理。 【 四種道德 】: ①.【 行為道德 】: 「 不殺生 」、 「 不偷盜 」、 「 不邪媱 」、 「 不妄語 」。 ( 淨化四種業穢 ) ②.【 思想道德 】: 「 不貪欲 」、 「 不瞋恚 」、 「 不行怖 」、 「 不癡暗 」。 ( 淨化四種方惡 )
2023-02-14 17:58 马来西亚
37 点赞 0 评论
释本觉(不加群不闲聊)
做好自己。个人因果个人了。
2023-02-03 06:57 中国
33 点赞 1 评论
執著如淵
我们常常需要考虑他人的感受,因为我们希望在社交场合中保持和谐、尊重和关爱。但是,如果我们过于关注别人的感受,可能会忽略自己的需求和意愿,从而造成内心的不满与苦恼。 因此,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考虑别人的感受,但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不要被别人的期望和压力所左右。 如果你感到忧虑和苦恼,可以试着开诚布公地跟对方沟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寻求达成共识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增进沟通和理解,也有利于你平衡内心,不受过度关注他人感受所带来的影响。
2023-03-29 11:37 台湾
0 点赞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