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厚法師
認證法師
承上頁.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法門.
(25)觀世音耳根圓通章
講義序說
觀世音是以能觀之智.觀所觀之境.得名因缘→觀世音菩薩.這個聖名的因缘之缘起.以能觀之智慧(清淨自性的般若智)。
觀所觀之境→所觀是觀察世間的音聲.得名觀世音因缘.衪所觀之境.就是世間的音聲.所以得名因缘.這是站在世間法的角度.有能有所是對立的生滅.是不究竟的.到最後要歸入绝待圓融不生不滅的本覺觉性。
我們要思惟去體會.宇宙中道實相的真理.才能不執有、不執空.的中道實相。
觀世音菩薩已是等覺菩薩階位.已經離開世間.二元對立法的能觀所觀.已達到绝待圓融.這裡是講祂初學過程的修行經過.為我們所說。
觀世音菩薩得名.因缘有二:㈠约因中修行自利釋→自利就是以自己修學站在清淨心的角度.上求佛道.
在因地中初學修行自利的角度耒解释。
依耳根本覺聞性理體.起始覺觀照智用→有體(聞性理體根夲智如太陽)必有用.起始覺觀照自用(起妙用後得智.如太陽光)→太陽會發太陽光.這個太陽光就是作用、妙用.就是始覺觀照智用。
所以有體有用.必起大用.離開體.没有辦法起作用.離開作用也找不到這個體.体用一如.密不可分的。
觀世間所有諸法音聲.皆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是唯心妄現。
不出流缘塵→出流是識心攀缘外塵.向外奔馳.是背覺合塵.就是世間一切因缘變化.在世間追逐根塵往外流転.(也就是對色身香味觸法的攀缘執取).面對一切諸法.六根對六塵的境界相攀東攀西向外奔逐.背覺合塵。
不出流缘塵是不循六塵音聲所轉.是合覺背塵。
但入流照性→入流是背向聲塵.返入聞性之流.便把聲塵拋於背後.也是背塵合覺.會相歸性.就是觀照得力.结妄歸真、會相歸性.歸到清淨的自性。
反觀聞性.入流亡所.而修習古佛.觀音如來所授之聞熏聞修金剛三昧悟證圓通。阿彌陀佛!待續!合十
發佈於 2025-08-28 16:30 台湾
評論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