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雜阿含經》提到~法次,法向的問題。這可以從兩個面向來理解~ 1.是從本經的角度講~依色 受 想 行 識次第一一觀察 思惟這些法的無常 變易 苦 空,不可愛 不可樂,是名「修法的次第」;如是生起對色,受,想,行,識的「向厭 離欲 滅盡」,「趣向解脫涅槃的果證」,是名修學聲聞緣覺法的「法向」。 2.是從整體佛法三轉法輪的角度講~初轉法輪先講,先修初階的聲聞緣覺法,二轉法輪再講進階的大乘般若法,最後三轉法輪講更深細的方廣唯識涅槃法,如是依1聲聞緣覺 2般若空性 3方廣唯識的修學次第一一修學,是名修學「法次-法的次第」;而趣向修學所證的阿羅漢,辟支佛,佛菩薩果位,是為修行的「法向-法的趣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