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慈悲 是怎麼樣對待遇到的不順事
師父慈悲 是怎麼樣對待遇到的不順事
來自
明鏡
的提問
共 2 個回答
明毓法師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則應。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順緣歡喜自在,逆緣堅忍承擔,隨順因緣, 以智慧處事,以寬心包容ㄧ切情境。
01-01 14:58
台湾
55 点赞 3 评论
釋振修
可以參考達摩四行觀中的報冤行 云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經曰: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遇到不如意的事,就當做隨緣消舊業,多憶念佛菩薩的聖號或是經典的偈頌,如理思惟,就會發現有些不如意的事只是你生命中的滄海一粟,根本不需要太過於執著。
2022-05-17 17:10
台湾
0 点赞 0 评论
其他問題推薦
拈花一笑
有心求學,無任何基礎,請問有何途徑直正學佛?
马来西亚
2 回答
該用戶已注銷
请问师父可曾听闻“净华宿王智如来”,在何经,是这样的,前几天听别人说的
中国
3 回答
朱維妙
平常皆能注意自心动态,并观自心无常的情绪变化,是否已达明心?见性又是如何?
香港
3 回答
汐若初見
如何看待高等学历的人出家修佛?
马来西亚
2 回答
肖浩平
人死亡之后,行火葬之际,对亡灵来说是否会烧痛他呢?
新加坡
3 回答
張軍
若欲出家修道前,应注意那些事项?
新加坡
3 回答
清風秀雅
世人修行何以学道者多,而得道者少?
香港
3 回答
陳靜
常听到涅槃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新加坡
3 回答
淨壇使者
何谓五衣、七衣、九衣,各代表何义?
香港
3 回答
善心居士
八识中六识,七识,八识之间分别有什么联系?为什么第七识带业流转!训练第六识的目的又是什么?
中国
1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