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灰身灭智”?
何谓“灰身灭智”?
來自 王豔 的提問
共 3 個回答
妙湛宗宏
【灰身滅智】 (術語)謂二乘之人,斷三界之煩惱後,入火光三昧,燒身滅心,歸入空寂無為之涅槃界也。是為二乘最終之目的。輔行三之一曰:「灰身故無身,滅智故無智。獨一解說,故云孤調。」四教儀曰:「若灰身滅智,名無餘涅槃,又名孤調解脫。」
2023-02-10 14:48 马来西亚
60 点赞 0 评论
學普
灰身滅智又作無餘灰斷,焚身灰智。略稱灰滅、灰斷。即將肉身焚燒成灰,將心智滅除之意。亦即將身心悉歸於空寂無為之涅槃界。此乃小乘佛教最終目的之無餘涅槃。依據金光明經玄義卷上所載,若斷盡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之煩惱,即可證有餘涅槃,而焚身灰智則證入無餘涅槃。 蓋小乘雖以無餘涅槃為真涅槃,然大乘則視之為一種方便施設,須要 經八千六百四十二萬十千劫,而後於他方淨土蒙佛度化。(金剛仙論卷九、肇論、維摩經玄疏卷五、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一、天台四教儀)二乘人於斷除三界煩惱而悟道後,以火光三昧燒化色身,滅絕心智,而入於空寂之涅槃界,稱為灰身滅智,其中火化五蘊,即稱為灰沙,即火化五蘊成灰燼之意。 畢竟,二乘阿羅漢(梵語arhat)斷見思二惑證成果位後,因久修小乘思想,停留自度自利的階段,一旦證成聖位,便視三界如牢獄,觀生死如冤家,往昔其多生累劫生死沉淪自覺夠累了,一想到五欲六塵之熾盛如火逼,心有餘悸,一心就想急入無餘涅槃,免受莫須有的牽纏與麻煩;難得證入無生,怎可不好好休息一番,甚至一想到度眾生心就 寒涼一大片,再怎麼說,這二乘人多生積劫在三界內所受的苦難、逼迫、痛苦、無奈、哀嚎、寒心、人際打壓、爭鬥、被害、官司、欺詐、騙術、殺生擄掠、姦婬,種種沉淪苦難都已深深嘗試過,何有不徹底覺悟之有!一次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當下不思考便逃之夭夭,連 轉頭回顧亦覺得恐懼堪慮。因此,也怪不得二乘人心態有此驚畏!我們就讓阿羅漢灰身滅智的聖者暫時休息一下吧!畢竟,將心比心,心同此理,又何況二乘聖者也已經斷見思二惑,永超三界,證入涅槃了,不用操心罣礙他們,所罣礙操心的應該是我們自己才對,因為我輩薄地凡夫還在六道沉淪不休不息中,卻站在生死此岸的我們,來嘲笑可愛的阿羅漢(偏真涅槃),正當愚者不知愚,反譏他人愚之時,這輩阿羅漢也會感嘆說出:這群不知死活的黃毛鴨頭,滿身莑穢(見思二惑未斷),沉淪三界六道中,竟然嘲笑我等,真是自不量力,泥菩薩渡江,自身難保,還有氣力批判此岸(聖域),省了吧!可憐的眾生!你們很勇敢,很有魄力,精力旺盛,既然沉淪苦海不厭倦,很有興趣,就留著自己受用(苦不堪言)吧!
2023-02-21 11:56 印度尼西亚
57 点赞 0 评论
學普
二乘阿羅漢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借鏡,自度自利並非壞事,而是本分事,自了漢的行為,並沒有過失,度不度眾生是他各人自由的選擇,別人無權介入干預,就隨他因緣變化吧!總有一天二乘人阿羅漢(灰身滅智)想通了,休息夠了,不好意思了,機緣成熟了,他自然會發起大乘度生的弘願,以感念佛恩、眾生恩、三寶恩、歷代父母恩、國家恩、師長恩,有恩必報的大乘精神,這就是所謂不定性阿羅漢的特色,終其究竟,二乘人也會遇佛度化,回心轉意向大乘菩薩而邁進的時候,我們稱之為迴小向大,也就是迴轉小乘向大乘佛道的終極目標,轉了一大圈,周旋了無盡的時空,到了最後還是回到原點--成佛。 開悟聖僧云:三界無安是火宅(梵語adiptagara),更於何處可安居; 諸法性空是諸法,證到無生始悟生。 開悟聖僧云:六根(梵語sad indriyani)門頭一真人,朝朝暮暮伴隨 君;可惜諸君不相識,害得永劫受苦輪。 開悟聖僧云:見色不為色塵染,聞聲當知誰聞聲;如能認出是何物,成聖成凡盡無言。
2023-02-21 11:57 印度尼西亚
41 点赞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