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佛因緣(下)
釋常元
新加坡菩提閣&台灣廣修禪寺副住持

我的學佛因緣(下)

釋常元/口述

麗玲居士/文字

常元:可以讓他們知道是出家的好處殊勝在哪。關鍵在於出家的人,身心是不是有種轉變,如果有所轉變,那面對家人或是親友的時候,他們會覺得出家是值得的事,而不是浪費生命的事,所以這有很大的責任在出家人自己身上。

麗玲:有時候我覺得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以在家居士來講或以我接觸的朋友,很容易把佛法當作搭便車,在佛法的保護下搭上佛法的便車,而有一個安身立命的點。可是有沒有認真修行就不一定了,但走這條路的過程,只有自己最明白,其實並不是這麼的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常元:沒錯。

麗玲:那法師你會覺得孤單嗎?

常元:啊?

麗玲:剛說會不會很孤單?

常元:看從孤單這個詞要怎麼用。一般所謂孤單是「寂寞」、「沒有人陪」,要有個依靠沒有依靠,獨自生活覺得孤苦無依,一般所謂失戀、失去家人的陪伴,這叫孤單。對修行人而言,孤單是屬於清淨沒什麼罣礙,比較深就是講「孤獨」。「孤獨」就是有點高處不勝寒的感覺,走在修行的這條路上,有很多人你希望他們能走在這條路上,但是你辦不到,你能力有限,大概就是類似這樣子的感覺。你希望大家也能夠往這個方向走,可是走在這條路上的人並不多,大部分的人都在背道而馳,那辛辛苦苦希望他們也往前、往這個方向走的時候呢,能夠認同的人不多,大概就是說像這樣的意思。

麗玲:這個就是我想問的,怎麼讓自己很自在的可以繼續下去。

常元:出家或是修行的過程中,個人要發這樣的願去接引眾生,但是跟你的能不能走在這條路沒有太大關係,因為你還是一直往前走,只是你希望跟你一起走的人多一點,跟你一起走並不是代表他陪你,而是希望他們也能夠走這條路。

常元:但是太難了、不容易,所以會覺得說:「即便一個人還是會走下去,所以那種孤單、孤獨不是需要人陪的。」只是覺得「知音難尋」,知音難尋不是要找陪伴的朋友,是指說修學佛法的路上,太少人真正走這條路。把它轉化成一種願力吧!就是說你發願吧!想要讓眾生往這個方向,雖然人不多,但是還是會繼續努力,盡你的力能影響多少都可以,有些人回回頭也可以,或者是停下腳步也可以,但是還是有人背道而馳,大概是這樣,但對自己而言是沒有問題。

麗玲:還是往前走。

常元:沒有問題。

麗玲:我體驗到說往前走,但別人背道而馳,會想跟著他往反方向走。

常元:那就是自己對於修行這件事還不是很肯定,還不是很有信心。

麗玲:出家的動機,有的人是想要利生、有的人是想要對生命意義的一個追求,那你自己的話是?

常元:為什麼會想出家、目的是什麼?我認為個人的生命,本來可能是組織一個家庭,可能只為家庭奉獻的一個小小生命,把他轉化為對社會大眾,對社會大眾的服務跟奉獻。在家的話只能照顧一個家庭,只能關心到一個家庭、只能利益到一個家庭,只是周遭的人,但出家之後可以利益的人事物就比較廣。因為沒有牽掛,不會每天工作然後忽略了心靈上的追求。一般人都是為了情、名利在付出,能夠真正為社會大眾付出的人太少。頂多假日當義工,與其把我這樣的力量,放在一個家庭裡面,為什麼不把他釋放出來給給更廣大的人群。

麗玲:聽起來好像是在「利生」,也像在「生命意義的建立」,還是說想要有「生命意義的建立」後,才會想到要「利益眾生」的部分。

常元:以前要找生命的意義、人生的意義,那找到啦!就是利益眾生,所以「利益眾生」就是「人生的意義」,「人生的意義」就是「利益眾生」,就不二了!

麗玲:恩!好感動喔!

常元:不會,我們是平常心,因為都走過來,以前該感動的都感動過了,像有人接觸佛法,也會感動也會哭,也會有些感受,那種過程都經歷過,所以現在是比較平靜,會比較平靜。那種平靜比較可以安定別人,也是安定自己的身心,不然自己都安定不了,如果說一個信眾跟你講他遇到什麼事,如果自己不夠穩定,情緒也會受他影響,那怎麼幫助他,自己都掉進去了,怎麼幫助他?所以自己心的鍛練就很重要。

麗玲:法師怎麼看待在家修行與出家修行?

常元:我一向不會鼓勵人家一定要出家。

麗玲:呵,是喔?

常元:出家不一定適合每個人,所以鼓勵人出家,不要盲目的鼓勵,反而會造成團體的危機,因為有些人對出家完全都不明白,只是想要他來出家,可能到最後他出了家,也不知道為什麼出家,然後過了這樣的生活沒有意義的就回去了。如果要出家的話,要先了解為什麼要出家?出家的生活是什麼?出家的現實,「現實」不是理想,那你都能夠接受這些現實,那你來出家就會走得比較穩當,若如果不行,聽到出家人原來也會這樣,原來出家人的團體也會那樣,而不是說在門外想的很理想。其實不是出家後會發現問題很多,如果知道有這些問題,覺得這跟我沒有關係,我出家是修行、學佛,這些問題不是那麼重要,那這樣的人比較有辦法待的久。

常元:在家的話,你精進修行且對佛法有正確的認識,不斷親近道場,我覺得可以當護法居士、你可以護持道場財力、體力、腦力都可以。在家跟出家完全是看個人的意願,有意願我們就讓他了解一下,出家生活是怎麼樣,透露一些讓他知道,看是否還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是想在家的人,就不要再去講,只要告訴他常常親近道場,常常回來參加活動,安定你的身心。出家跟在家責任的不同,如果單純修道而言,有些在家居士都修行的比出家人好,所以修行這件事情,不分在家、出家,只有揹負的責任不同。

麗玲:聽起來這是對選擇出家這條路的建議。

常元:先讓他了解,打預防針。聽到一些狀況他若覺得說我是來修行的,這些事情可以練習放下,可以練習處理,那就來試試看。

麗玲:除了這些之外,你還會給這些人哪些建議?

常元:只有一點,要發行菩薩道的願,不然出家能利益眾生的太少,整天都想要了脫生死,但不知道真正的「了脫生死」是把自己完全放下,就是為利益眾生,全心全力的利益眾生,其實已經把自己的理想都放下去利益眾生了,當下就是了脫生死,你已經不在乎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利益、是不是有什麼成就,這就是道。

常元:如果說出家之後,還是用在家人的心態,要求出家的生活有什麼利益,那這樣的人出家有目的,目的是「圖利自己」以自己為中心。如果真要出家就把自己的理想都放下,眾生需要做什麼或為團體去付出、奉獻。因為在團體付出、服務、奉獻的過程中,就學習到很多東西,不一定要怎麼才能學習很多東西。比如說以前我上台也會緊張,做什麼事也不一定都會。 但出家過程中,發現各式各樣的活動、人、事、物,可以做很好的學習。不會的就學,學會了下次還可以看有什麼東西再學。像我出家前也不會用照相機,那現在也會用單眼的相機,也會攝影、也會做影片、也會....,都是從出家的過程中,會磨練一些東西出來,如果只是為自己打算的話,這樣子的人走不久。

麗玲:聽起來路變的很寬廣。

常元:出家之前沒什麼興趣,沒有一技之長,出家後會辦活動、策劃活動、規劃活動、也會當主持人、也會剪接影片、也會製作什麼...,很多我本來不會的事情都可以學到。這些事情是隨緣出現,那我就學,那因緣結束了,我就讓他過去。像這些花我不會插,但認識這些插花老師後,就知道他們這樣插花,多少了解一些基本的東西,如果當一個家庭主夫,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認識這些層面的東西,出家隨緣這些事情出現了,什麼都可以學。

麗玲:一般訪談的錄音檔,都是我自己聽,想說~不可以給我兩個同學聽?

常元:可以呀!

麗玲:在修學的路上,尤其了脫生死那一段和出家與在家修行,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幫助。難免在修學遇到一些瓶頸,我真的很想跟他們分享。

麗玲:最後一個我想問的是,一般出家的法師,出家的出離心是有感受到,但對於體驗到世間的苦,在我們訪談過程中,比較沒有聽到這部份,您有這樣子的經驗嗎?

常元:我沒有遇到什麼挫折來出家,有很多人會認為像我這種年輕出家,大概是感情失意,或有一些負面的事情發生,然後才會選擇出家。其實我體驗到的「苦」,不是感情的痛苦,不是那樣子,雖然出家前有女朋友,但是我主動跟她提出說我要出家的。還有我家裡教育的方式也很自由,經濟狀況也還好,也不是因為很窮,以前是窮人家會送小孩去出家,因為養不起送到寺廟去,因為不愁吃穿。

常元:我的那種苦是比較深層的,感到這個世間的五慾六塵、娛樂,對我來講不是很有意義,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就好像現在下山到市區,我也是這樣覺得,走在市區裡面,覺得身旁的大眾,心裡面就是這樣子急急忙忙的,為了討生活急急忙忙的,很少停下來想想,自己的心真正缺少了什麼,而是在想我還要買什麼、我還要再得到什麼,這就是沒有去自己的心,是不是需要什麼,只想到我的身體、外在的慾望要些什麼。走在街頭如果仔細觀察,發現到九成以上的商店,是不需要存在人也可以生存的,各式各樣的行業或者商店、廣告商品,都不是人真正需要的,都是欲望延伸出來的,需要去滿足自己的欲望的存在。

常元:以前就是感到這樣,看到背後的空虛意義,看到這些事情,我就想完蛋了,沒有一樣事情是我真正想去做的,也沒有一樣事情我想要去追求的,只有暫時的去做,但心裡知道這不是我所想要的,以前也會玩電動,也會消耗時間,也會吃喝玩樂,可是每次吃喝玩樂的過程中,就是覺得很空虛,只是希望把時間打發掉,因為時間太多了,要把時間填滿,不然我會不知該怎麼辦。我相信所有的人大概也都是這樣,不能閒下來的,一閒下來就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要不斷的找事情,找一些外在的事情,找人隨便聊天也好,現在的人你要他閒下來的,一閒下來他的人生不知該怎麼辦,沒有辦法接受獨處,沒有辦法與自己獨處,需要靠外在的東西來填滿時間表。就是要很忙才會覺得他的人生是有意義的。

常元:我的痛苦不是來自於感情,而是來自於這種苦。我到底要做什麼?做什麼就是會看到背後的成住壞空,背後就是這樣子,人生就是這樣,那我到底要做什麼?這種苦很強。舉一個例子:以前當學生的時候,到了假日我覺得外面天氣很好,在房間裡面我看到外面天氣很好,藍天白雲還有陣陣微風,當下我覺得應該要出去走走,應該要出去逛一逛,可是心裡面馬上就把去逛街到逛完回來的過程,我腦海裡面演了一遍,所以當下就覺得實在太沒有意義了,所以乾脆不願意出門。

常元:不願意出門就算了,結果在床上翻來覆去,昏昏欲睡。然後就把那樣美好的光陰溜掉,到了晚上就在懊悔今天什麼都沒有做,想要出去又沒有做。有時候然後也會下定決心出去,出去騎腳踏車、出去走一走、出去逛一逛,可是在那過程當中還是覺得為什麼我要出來,找不到意義!出來繞一圈,天氣很好可是跟我沒什麼關係,內心並沒有得到滿足。我覺得這種空虛才是很強烈的,後來找到的原因,這種空虛是不清楚人生目的與意義,沒有想到除了自己以外,還有需要幫助的人,想通了這點之後,我才發現:「如果老是想到自己,人生就很空虛,如果常常想到別人,想到要幫助別人,多為別人付出,人生就不會空虛。」

常元:這世界上的人好多,困難也不一樣、處境也都不一樣,所以有很多的機會可以去幫助他們。若把焦點只是放在自己身上,也不過就吃、喝、玩、樂,還有什麼事情?有了錢只是為自身的利益著想,庸庸碌碌過一輩子,所以很多人到老的時候,才會想要做慈善事業,因為他發現錢也有了、子女也有了、健康也還好、工作也退休了,可是不知要做什麼,所以就去當義工、去服務、去捐錢,可是那時候已經老了,要修行也來不及,如果是這樣為什麼不趁早,為什麼一定要等到把這輩子的財富累積起來,然後才去走修行奉獻,當然這樣也很好,但是應該年輕的時候就要去實踐,不是等到老的時候,才說早知道我年輕的時候就怎樣怎樣…。

常元:人最後面臨的就是死亡,在死亡之前,多半都有想過:「我這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而來到這個世間?」因為要死了,連自己要去哪裡都不知道,這輩子賺了再多的錢、再多的物質上的享受,可是這是身體而不是我們的心,我們的身體會毀壞,這輩子所做所為就是為了我的身體,那心靈的追求、心靈的成長這部份,好像這輩子沒有努力過,那會覺得很空虛。老的才發現以前都不知道這件事情,甚至到死前才知道這輩子努力成這樣子,結果最後死了都要全部放下。對於我的心而言,到底下過什麼功夫?沒有!所以很多人到老了以後才會來當義工,老了才會想出家,這個都是警覺性遲鈍。如果說過的很快樂,老了不會想到這樣的事情,那也就算了。可是老了才想到這樣的事情,代表在年輕的時候,多少有想過這樣的事情,只是不得不隨波逐流,到老的時候有機會才做,其實是太晚了。

常元:我相信在每個人的生命中,大部分的人都會去想到這件事,但因為隨波逐流,所以沒有勇氣回頭,所以就會變成這樣的事情。像你寫這些論文,我們的師公東初老人曾勉勵我們的師父說:「寧願做大宗教家,不做大宗教學者。」也就是說寫出來的東西,要能夠利益到人,以這樣的角度來寫而不是寫學術,寫學術的話就是探討幾個字,在唐朝可能是什麼意思,後來又演變成什麼意思,然後可能挖到新的資料再去補充它,就是在討論幾個字的意思,這能幫助到誰?這麼厚的論文全部就在討論幾個字的歷史脈絡這樣一直研究,就這樣子完了,然後對這幾個字的歷史資料很清楚,得到的收獲是這個?

麗玲:呵!幫助到寫完論文的那個人拿到學位或是社會地位的成就、肯定。

常元:這是一個病態的環境。

麗玲:現在的環境就是這樣。

常元:我個人看到這些,所以不想追求這些東西。想想看現在你沒有學歷、沒有文憑,要寫論文就要去研究一些很細微的東西,並且都把它們整理出來,到後來發現一件事情,後來出去工作,出去做事情,十年之後早就把這篇論文忘了,寫了什麼也忘了,就是說為了做研究而研究,那就會有這樣的狀況。就像現在的大學生,交報告就是網路剪剪貼貼,他是為了交報告而交報告,而不是心裡有些想法而寫出來,如果是這樣一輩子都會記得。如果為了做研究而做研究的話,那這個東西最後只會拿到一張紙,那張紙只會跟你以後的工作、求職有點關係,就是這樣的循環,每個人都要追求學歷,所以必須要寫論文。

常元:宗教學者本身不一定會修行,如果從修行的立場來看,我看他們寫的東西,並沒有利益到人,只是在討論一些名相,並沒有告訴我們把這些拿去實踐,怎麼做會轉化你的人格,就是討論一些脈絡而已。把這個詞語、翻譯、背景全部挖出來,最後從前人的基礎上得出他自己新發現的一點點進展跟結論,能夠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所有的研究都立足於過去人所寫的東西,事情就很有趣,過去人寫的東西也是之前人寫的東西,之前人寫的東西也是立足之前人寫的東西,那這些東西都怎麼來的?是我延續上一個人再講出一點東西,結果這些東西寫下來有百分之八十再寫以前人寫過的東西,只剩百分之二十是有開創性的。

常元:另外一方來講,要寫能幫助到人這類論文的話,是不容易被接受的。在學術界來講他們必須要嚴謹,必須要探討所謂的客觀,就是死死板板的。向你寫這種宗教性的東西,他們最會說這不客觀,有些感情、宗教因素在裡面,寫出來的東西不客觀。有趣的是反而在修行者的角度而言,這些宗教學者才是最不客觀,他們認為用的方法是客觀的,其實他們的方法是最不客觀的,為什麼?因為他們本身沒有進入這樣的環境跟情境,寫出來的東西才是「旁觀者」。旁觀者是最不客觀的,他是「旁觀的客觀」,並不是自己有體驗,把身心的轉變寫出來,那個才是真正的客觀,因為沒有進入到那個事物,你沒有辦法評斷那件事物,但他們認為進入到那個事物就是變成主觀。個人認為這是最笨的理解,他們才是最不客觀,他們只是在旁邊看,就要評論這些事情。

麗玲:他們要保持立場,沒有投入。

常元:但也因為他們投入就不客觀,這是最弔詭的地方,也就是最盲目的地方。

麗玲:在我寫這篇論文的時候,會被問到如何投入在這個場域,如何不被汙染。

常元:這樣的想法是很強烈的執著,他們被教育這樣子做,所以認為這樣才是標準,其實從修行者的角度看他們寫的東西,才是最不客觀,因為他們不是真正明白佛經講的東西,曾經看到學者寫的東西,誤解了佛法的本意,而是在討論名相,講出來的結論也不是那麼的正確,從修行者的體驗、實證上來講,他們不是那麼的正確,但是他們不會說他們不客觀,他們的客觀是文字的客觀,從文字上去討論辯證的客觀,所以佛教學者不一定有修行。

常元:但是有一個例外,先深入宗教再來研究的話,會比較OK,若你是先研究,而不踏入宗教領域的話,那你研究出來的東西,沒有對你有幫助,只能交差了事。以前我也曾經考慮過要不要走學術,研究哲學、佛學,後來覺得先出家再說。

麗玲:想到自己本身的一個困擾,覺得接觸佛法,甚至去念佛學院深入經藏候,會發現自己用修行人的標準來看俗世,回到我的家庭也發現這樣,這會有困擾,我不知道怎麼去調整這樣的心情。

常元:其實這是一個過程,從修行角度來說,原本看待任何的事物,有原本沒有修行前的想法,當修行後,會想到這個想法就是要導正過來,所以修行後,看待任何事物會有另一套的想法。

麗玲:對。

常元:當另一套的想法跟你原本的想法有衝突,回到生活去用以後,會發現一直在衝突、拉扯,可是你不知道修行的想法也只是一個過程,不是目的,到最後也必須再回到第一個層次,那時你才能夠放下,才能夠運用自如,這是一個過程,很正常。譬如沒有先體驗過苦的話,你怎麼去放下這個痛苦,沒有修行過,你怎麼放下這個修行,再去回到跟一般人的相處。以前跟別人相處,三兩句就吵起來,修行之後,發現你不會,但可能變得比較嚴肅、不會笑、對什麼事情都比較沒興趣,可是在接下來你要放下這樣的嚴肅態度,再去融入生活,以另外一種心境去看待這樣的事情,但這是一個過程,雖然不是那麼的容易。

常元:修學佛法跟修行不應該跟生活有抵觸,如果有一個比較可能的原因,就是佛法的彈性與原則沒有掌握好,還有太緊張用佛法,而不是輕鬆的看待佛法,那就會造成身邊的人跟自己的困擾。

麗玲:按照這樣講,這是一個過程。

常元:應該這樣講,明白了就要放下。比如你吃素,家裡的人不吃素,他們希望你煮葷的給他們吃,那你知道吃素很好,你就要放下,你不能堅持說:「不行!你們都要吃素」。懂嗎?你知道吃素好,知道吃素好後,你就要吃素,可是你的家人並不要吃素,你也不能要求他們要吃素,那你還是要煮葷的給他們吃,可是你知道吃素是好事,這就是放下。知道了可是要放下,一般人最麻煩的是知道吃素很好,所以大家都要跟我吃素,這造成掙扎。在適合的因緣下用,不適合的因緣你必須要調整,但前提是內心你已經知道什麼是好的。

麗玲:吃素的過程這麼講我懂,我也經過那個部分。但目前遇到的是情感的部分,以一個修行人的眼光來看可能是個驚濤駭浪,在愛染的部分,可是在俗世人的眼光,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欲求跟滿足而已,並沒有那麼的嚴重,但按照修行人的眼光...。

常元:那我就要問你:「你有沒有想要出家?」沒有要出家的話,就不要去想這個問題,如果要出家的話,就要從生活中慢慢去斷除愛染,可是你沒有要出家,你要當個在家人,你要成家立業、你要結婚生子、你有正當的男女朋友、你有正當的夫妻關係,因為你不是要出家,你是一個在家人,就不要把自己搞成像一個出家人,這樣會讓你身邊的人不舒服,讓身邊的人沒辦法適應。

常元:如果你要當一個出家人,你有心想當一個出家人,那你就去斷絕這部分,因為你必須要出家,如果你沒有要當個出家人,安安份份當個在家人,你就必須去履行在家人的義務。不能變成個活死人,人家叫你唱歌、跳舞、吃東西,你都不要、你都沒興趣,那你怎麼度眾生呢?你在幫助他們、參與他們同時,知道這是無常的,你一樣可以去吃、一樣可以去喝、一樣可以去玩,可是你知道這不是你人生追求的目的,但是你還是可以跟他們去玩,藉此接近他們才可以引導他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思考,而不是跟他們保持距離,然後都不去參與,那你這樣對於佛教的形象、弘化,也沒辦法做到一個效果,你只會讓人家認為修行與世隔絕,那就不是佛教的本意了。

麗玲:如果我選擇不出家的話,那就不是一個愛染囉?

常元:你要怎麼愛染?你該談戀愛就談戀愛,該結婚就結婚,你又不出家,你只要不殺、盜、淫、妄就好了,不要有複雜的男女關係,不要殺人、放火、不要偷人家的東西、不竊取人家的財物、不要講自己是有神通的人,或是我是有修有證的人就好啦!

常元:該愛就愛,只是說從愛染當中你看到無常,那你就不執著愛染。有些人喜歡紅色、有些人喜歡黃色,紅色跟黃色沒有罪過,是人喜歡紅色跟黃色,紅色跟黃色本身不是罪過,所以愛染本身不是罪過,罪過的是你執著的愛,你沒辦法離開那種染著,這是關鍵。你可以喜歡一個人,可是當你跟這個人分手之後,你是不是還是沉溺在感情的漩渦裡,如果很快抽離出來,你知道這是無常的,那你很快就會恢復平靜,你可以再談一個戀愛。

常元:一般人談戀愛你要分手他不分手,分手可能要去自殺,這就是沒有跳脫出來,這是我們不希望見到的,那我們希望的面對感情應該更有智慧、更有包容,而不是排斥、拒絕,不是這樣子,如果是這樣子,你變成是怪人。除非你想要當個單身貴族不結婚,那無可厚非,可是你知道說沒有要這樣做,就好好做一個正常的人,但是心裡面有佛法,應該是這樣才不會變成一個怪人,不知道怎麼跟人家相處。

常元:以前同學去吃火鍋,我也是去呀!但我去喝果汁、吃水果呀,我就是不吃肉,但是我不會說:「你們去!我不要去!」若不去就是怪人嘛!後來因為我有誠意去,有時候他們會說:「我們也陪你去吃素。」當他們吃火鍋吃到飽三百多塊,我也付了三百多塊,卻只吃了些青菜,他們會說你這樣划不來,可是我覺得如果要幫助他們,就不能跟他人脫離。有時在那個場合他們也會講:「吃一塊肉又不會怎麼樣。」

常元:可是就要他們看到我堅持吃素,但是行動上配合你們,我有我的堅持。時間久了他們會說:「不然我們也吃個素好了。」這就是說不要離開眾生,而去度眾生。如《六祖壇經》講:「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你要度眾生就要這樣做,我們是從彼岸回來的,就不能討厭這世間,反而要去融入他們,用很符合他們的方式,去轉變他們,然後你心裡面不會忘記你是從彼岸過來的,那你就不會有問題。

麗玲:謝謝法師!

發佈於2022-07-11 09:46:54
評論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