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贊耀禪修課開示:在身心中取經
賢友:以前禪修的時候會知道「菩提本無樹」,但是今天當師父說把知者也放下時,就真正能體會到「明鏡亦非台」。這種體會也許不是最徹底的,但是已經能夠初嘗法味,就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然後會感覺好像就是天空的雲,任隨雲卷雲舒那種感覺,覺得都放下了。
因為從前會給自己很多要求,很多的覺得這個應該這樣,那個應該那樣。但是今天師父講去觀無常,也覺得心都放下了,就不會再去執著那些東西,一定要怎麼樣。特別感恩師父!
阿贊耀:對了,本來無一物嘛,我們修來修去都要回到這個本來面目(笑)。
以前也一直要求自己,身要像菩提樹一樣坐的直,心要像明鏡台一樣,每天都要擦的乾乾淨淨、閃閃亮亮的…但如果我們真的明白了,其實本來都不是屬於我們的東西,心不起執著就沒有苦了,不需要去保護這個菩提樹和明鏡台,心就自然自在的,因為需要修的是這個心不是前面的樹和鏡。我是這樣理解的,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惠能大師的意思,只能說好像是吧(笑)。
其實泰國南傳佛教森林派與禪宗是很像的,大家都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心性」的。傳統的森林派不太去看三藏經典,不看書的,但是是跟著師父所指出來的路去體會。就是不立文字的狀態,在我們自己的內心裡面去尋找三藏經典。
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我們在自己的身心這部經書裡面體會到了法,然後去找文字經書來對照,這樣就會理解得很深入,而且會很有信心,因為是我們自己理解出來的,而不是說先看了,然後去催眠自己做出來。所以不管我們有沒有看經典,一定要在自己的身心裡面去體會,這才是真的那本經書,因為佛陀也是用這本經書的,對不對?
佛陀修行的時候哪裡有三藏經典,他都是靠這個身心五蘊來觀察、來學習的,所以我們也是這樣的去走就可以了,要記住的那些佛法,只需要拿最核心的、最根本的大方向,其實這樣就夠了。
大多數有經驗的人都是這樣說的:我們想看經典看頭三部經就夠了,也就是《轉法輪經》、《無我相經》和《燃燒經》,就足夠我們去理解最核心的法義,然後自己去體會。有時候其他的那些經典的部分很多都是一些資料、一些知識,可能你跟別人討論佛法、辯論佛法的時候沒有那麼厲害,但是你心裡清楚明白這樣就夠了。因為佛法最後還是用在我們自己身上,不是用在跟別人辯論的那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