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地觀察實相 讓心慢慢成熟起來
阿贊耀
認證法師

阿贊耀禪修課開示節選:不斷地觀察實相 讓心慢慢成熟起來

所有六根的感受都是一樣的,不管是身體的觸覺,還是頭腦中的念頭、影像、記憶、概念等,都只是覺知的感受,是意根的法塵。「感受」的共同特點就是不斷地生滅、不斷地震動,它是一個流,並不是一個個體。

心有正念的時候,就這樣去覺察。從感受生滅的角度重新認識生命、認識五蘊。累積這樣的觀察經驗,我們的智慧就會慢慢增長,抓取就會慢慢變輕。因為我們抓取的所有東西都只是個概念。去抓取一個自己或異性的身體,這些對象都是從感官經驗中得出的概念;是假想的存在;是感官經驗的生滅。我們喜歡被人稱贊、喜歡名譽地位,這些也都是概念:是我們被人稱贊,內心感到膨脹滿足而產生的快感。快感也是感受。感受都是生滅的,沒有東西留得住。

全部都是這樣。這些感受像洪水一樣沖過來,不管它多麼猛烈巨大,都是一下子就沖過去了,沒有了。好像幻影、泡沫一樣。不管這個泡沫膨脹得有多大,甚至像座山一樣巨大無比,向你飄過來,一碰到你——就沒了。所有的感受都是這樣,不管多麼強烈的感受,都是當下升起,跟你一接觸就沒了,成為了過去,只剩下一個記憶而已。

能這樣清醒地如理思惟,這是我們的福報,是佛法帶給我們的功德。讓心更多的回到「此時」「此地」的觀察,我們的心就會慢慢成熟。就像小孩子長大了,就不會再喜歡小時候的玩具;年輕時的理想追求,當年對愛情的沉迷追逐,對人際關係的黏著,都不再那麼有吸引力了;面對老病死的時候,以前很喜歡的東西也顯得微不足道。都是要丟掉的東西,不管怎樣的造作、喜歡,都只是些概念。因為真正發生的時候,都只是一種感受,都是生滅的,怎麼留也留不住。

當回憶的時候,會覺得以前的某個東西或者事情是一個獨立的存在,只是它變成了過去,變成了概念,變成了一種記憶。記憶並不是實相,它只是對實相的一個留影照片而已。真正現實中發生過的那個早已消失了。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也不可得。雖然當下這一刻的感受是真實的,但它一升起就沒了,怎樣去得到它?

回到這種觀察角度並熟悉它。當貪嗔癡升起的時候,用這種角度真實地去面對,去化解那些由無明而生的欲望。面對自己喜歡的食物、美景、音樂、人或事,都可以用這種角度重新解讀,重新解剖。把它剖開來,變成最原始、最真實的狀態。就會發現都只是生滅的感受。

我們一直都活在自我構建的符號概念世界裏,你、我、他、人、事、世界、自我、喜怒哀樂、好壞黑白、善惡是非,都是自己構建出來的符號。而我們卻沉迷其中。想想看,這樣的世界跟現在說的「元宇宙」有什麼區別?其實都是一樣的。而真正在發生的世界的真實狀態,就是這些流逝的感受。

保持這樣的思維,我們的心就會越來越清醒,也就不會迷失在概念法中。當心慢慢地從這些概念中解脫出來,它就會變得越來越清明,越來越快樂。也才會知道,原來我們心一直在抓取的東西,全都是重擔——五蘊就是我們的重擔。

發佈於2022-08-19 13:38:09
評論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