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贊耀答疑節選
阿贊耀
認證法師

讓心活起來 去認識五蓋

賢友提問:剛開始學打坐的時候,一坐兩個小時都可以,就是呆呆地坐,好像也有些觀,但心比較呆滯僵硬,現在變得活躍一點了,對什麼事情好像比以前靈活一些了,可是現在打坐一個小時,就會有一點躁動、想動。

阿贊耀:這樣的狀態也比以前呆滯的狀態更好,因為這是一個自然的反應。以前不是說已經超越了躁動或嗔心,而是你一直讓它們處於一種被壓抑的狀態,呆滯、死水的狀態,現在水活起來了,就會有這樣的反應。
但是,現在我們要用正確的態度來面對處理這個反應,並不是像以前那樣直接把它壓下去,而是用鬆入的方法,在根源上去鬆。也不是說直接去處理那個比較躁動的感受,而是看到、處理背後推動它的欲望。你要把這個找出來,這需要我們的正見和智慧的配合。找到這個根源,這個動力的來源。
禪修就是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尤其是認識五蓋。因為五蓋是組成我們心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目前它的成分還是遠遠大於正念和正定,對不對?我們認識自己,很大部分是在認識自己的五蓋,不要去逃避它。

以苦為師 生智慧

賢友提問:我不知道智慧從哪裡找?這個智慧不是世間的智慧或研究名相的智慧,應該從心裡找這個智慧,但到底怎麼從心裡找呢?是不是打坐的時候,心變得清涼、像虛空一樣廣大的時候,智慧就能從這裡面流出來了呢?我是這樣認為的。


阿贊耀:心廣大清涼的時候,那只是一個定的狀態,不一定會產生智慧的,要看我們有沒有用正見去配合。
智慧從哪裡來呢?智慧從苦中來。只有我們直接面對苦、遍知苦的時候,才會有智慧產生。而我們練習讓心廣大清涼,是為了可以更加穩定地面對苦,不迎不拒地面對苦。
用這種心的狀態去面對苦、觀察苦,其實苦是無處不在的,並不是只有苦受才是苦,還有壞苦和行苦。行苦就是無常的苦,它是無處不在的,所有的經驗都有行苦。我們要看到,在定境中也是苦,這樣會生起智慧。先記住這番話,在苦中生智慧。

正確的修行是離欲的

賢友提問:不確定我現在的修行是不是正確的?

阿贊耀:正不正確看我們是否具有正見。維持在正見的角度,就是我們是不是走向離苦、離欲的方向,是不是我們越修,內心的欲望就越減少。如果我們耽執於禪定的話,會越修越執著的,越修我慢越大,嗔心越大,那樣就是不對了。如果正確的話,心會有離欲的現象。我們內心的貪嗔痴會減少,渴愛會減少,這才是正確的。用這個來衡量。

發佈於2022-08-26 13:20:30
評論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