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明白了不外如是之後,它的執着便會變淡變輕,而心就在這種領悟下得到解脫。這種解脱令我們更加自由,面對任何境,心都可以作出選擇——面對逆境我們可以選擇不發怒,不瞋,面對順境我們可以選擇不貪,面對不苦不樂的,沒有什麼特別或刺激的境時,我們可以選擇不癡,即仍然保持覺知,而不是渾渾噩噩、失去覺知地生活。這就是心的自由,從貪、瞋、痴得到解脫。智慧會產生這種效果:離欲的效果。所有真正的智慧,以及如何衡量是否智慧,就是要看它有否產生離欲的效果。如果沒有離欲的效果,那就不是智慧,只是頭腦的知識。只有能夠產生離欲效果,令我們執着減輕的,才是真正的智慧。它令心產生翻天覆地的轉變,是一個價值觀上徹底的扭轉。我們就會知道什麼事重要什麼事不重要,什麼有意義什麼沒有意義,什麼值得我們投入時間精力什麼不值得我們投入時間精力,苦便會因此而減輕很多很多。
修行佛法的目的就是向這個方向前行,真正的離苦得樂就是這條道路。不是說打坐得到一時心的平靜,一小時或兩小時感到安詳寧靜,這並不是真正的離苦。它只是把心暫時平復下來休息。當我們回到日常狀態時,心的貪、瞋、癡仍然存在,要執着的仍然執着,要面對的仍然需要面對,沒有什麼大的改變。只有透過如實地觀察,「此時此地」地觀察,我們才能夠慢慢超越,慢慢提升自己的心性、智慧。這才是究竟滅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