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贊耀開示:在「此時此地」修行(十)
阿贊耀
認證法師
在香港這個如此大壓力的環境之下生活,修定是很困難的,最重要的基礎便是培養正念和智慧。當心慢慢增加了正念和智慧,定也會跟隨。用正念智慧作為引導,作為先行,這樣去修定再配合每天固定禪修。如果只是每天安排一兩小時打坐時間,然後平時生活什麼變化也沒有,這種方式是沒有用的,累積不到什麼定力。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消耗太大,就像碗穿了個洞,用這個碗來盛一兩小時的水,然後由它流出,經過十小時二十小時,你覺得水還可以剩下多少?道理便是這樣,我們先要把漏洞填好,這比我們累積了多少水,開多大的水更重要。把漏洞填好就是守護根門,保持正念正知,用這種方式去覺知我們的日常生活狀態,不一定是平靜,不一定是專注,不一定沒有思考,但是我們可以清醒。這種清醒便是正念,累積這種清醒然後再用此地——六根所感受的這種角度,去重新觀察生命中的所有經驗,那樣你會發現心輕鬆了很多。很多今天發生的順境逆境,讚美責罵,已經過去了,它只是過去根門產生的一連串火花而已,現在已成過去了。這樣心便很容易放下,一直活在當下,心的領悟便會增加,智慧會增長。

智慧的增長同樣可以帶來定力的增加。我們修行並不一定要先止後觀,還也可以先觀後止。由智慧帶出心放下的能力,苦放下的能力增加,令我們更加容易捨去五蓋,令心進入一境的狀態。用這種角度在日常生活中去修行,這種方式是適合香港人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夠把今日所說的帶回到實修,自己的生活中去。

所有聽到的佛法,一定要把它運用起來,知行合一,才能夠起真正的作用。否則我們聽法,聽了又忘記了,隨著時間過去又丟棄了,其實沒有什麼意義,浪費了這麼好的因緣。好好把它運用起來。沒有正念時知道沒有正念,心不平靜時知道心不平靜,這是沒有問題的。不平靜不代表不清晰醒,即使很辛苦很疲累的時候,只要知道很疲累但不需要與這個疲累對抗,不需要頭腦念頭全部平息後才有正念。我們保持覺知,知道這個身體這個心的狀況也是隨着因緣變化的,一時平靜一時不平靜,全部都是六根上的感受。

全文完

發佈於2022-09-23 13:52:41
評論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