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減法原則禪修
阿贊耀
認證法師

2022年8月14日 阿贊耀 禪修課-開示 用減法原則禪修

共修的力量

大家好!我們要珍惜共修的時間。共修的力量很大,會使你的禪修更加輕鬆,更加容易,更加深入。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深入地放鬆。如果除了平時刷牙,一年還能再洗牙一次的話,牙齒就會更乾淨。我們共修就如同一週一次的洗牙。

我們需要自修,但也需要共修,因為共修可以輔助自修。共修的力量並不是來自於耀師父,而是來自於大家共同的努力——心朝向同一個方向,產生了共鳴的現象。這是一個美好的體驗。我們難得在世界上遇到一群有著共同方向,做著共同努力,聚在一起產生共鳴的人。

當我們這樣去修善法的時候,一群人的善法所產生的共鳴力量會很大。不要小看我們這一時的平靜,它是在幫助整個世界。善法會互相增長,相反,惡法也一樣。如果我們跟惡知識在一起,經常討論或做一些身口意的惡法,也會有共鳴,也會產生更大的力量,我們的心因此會更加污染。所以,選擇自己可結交的或可親近的人,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修行。

放下慾望 就是滿足

佛陀非常重視這一點,並不是說他要吸引更多的信眾來崇拜或供養他,他不需要這些。一個人想要得到別人的供養,又可以享受多少呢?一個人胃口就那麼大,不可能一次吃下一水缸的東西吧?再怎麼用財物,能用得了多少呢?最多的是對名譽地位的追逐。自我形象的膨脹是無止境的,不斷追求更多。這些都是自我的不滿足而已——不是滿足這個「色我」,就是滿足那個「名我」。我們所謂的追逐與享受,都是來自於兩種「我」的滿足。但這並不是最高的滿足,最高的滿足是放下這些追逐。

要讓這顆心安靜下來,並不是要滿足它想要的東西。比如外面的聲音吵,不是要把外面聲音消滅,心才可以滿足。別人不讓你打坐,你就要消滅那個人,才可以滿足。假如一直到外面追逐,是沒完沒了的,永遠得不到滿足。因為心裡的那只猴子不斷地攀緣,一時滿足了,立刻又創造出新的慾望。它的滿足來自於被填滿,填滿後,也只是暫時滿足了。

這種滿足感是不會永恆持續下去的,因為這只是一種情緒。滿足僅僅是感受而已,是無常的。當慾望生起時,我們不去討好,而是放下、松開。當慾望不出現在我們心中時,心才是滿足的——這才是滅苦之道。這是吊詭之處,一般人不明白,只會到外面追逐去填滿自己。但其實最簡單方法的是,自己不挖坑,就不需要去填坑。

禪修的目的就是不要給自己挖坑。我們不是要去創造更多的東西,去滿足慾望,而是去放下慾望。這樣的方式貫穿於整個佛教的八正道修行,戒定慧都是如此。這就是我所說的「減法原則」:一直在減少我們的貪嗔痴,沒有得到什麼。只有這種方式的滿足才會更持久。 當所有的貪嗔痴放下了、捨棄了、厭離了,心才會真正地安穩,這才是佛法。

用減法原則禪修

這種減法原則貫徹在整個戒定慧修行裡面:持戒是這樣,禪修也是這樣,智慧也是這樣。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要去除的對象上就可以了。

持戒要去除什麼?去除隨心所欲的行為和語言,讓它不發生。禪修去除我們隨心所欲的習慣性意業,也就是五蓋——來來去去就是五蓋而已。智慧是去除貪嗔痴,透過對實相的理解觀察去除無明。我執就是一種無明,因為不明白、不理解實相,以為「我」是真正存在的,以為五蘊就是「我」,以為五蘊里或五蘊外有一個「我」。

任何方式,只要有「我」的感覺,就是一種抓取。它是一種緊縮的狀態,一個抓取的動作。把這個「我」放開、松開,就是心解脫。在禪修時,心從這種自我的抓取裡面解脫出來,松脫出來,就是暫時的心解脫的狀態。但只有慧解脫才是真正的涅槃之時,這種解脫是長遠的解脫。

從禪修的經驗來看解脫的可能性、可行性與原理,就會知道我們真正的敵人在哪裡。我們的每一步都要朝向解脫這個方向。如果修戒定慧的每一步都是為了一個目的或想要的狀態,這就是心的抓取。

雖然用文字來形容「涅槃」,其真正的意義是一個法相的表示,即貪嗔痴的熄滅。但當它變成一個名字的時候,就有了一個正面的形容;而這個正面的東西,是會被我們抓得到的,這就是所謂的「著相」。因為它有了正面的描述,就有了一個相,就會被心抓取。

用一種反向的、減法的方式,就可以避免抓取,這是一種善巧的方式。這種抓取是無處不在的,一旦給一個東西正面的描述、正面的屬性,它就成了一個名相。不管是什麼名字,都是一個名相。

當你對任何的相——不管色相還是名相——產生抓取、代入或自我認同,它就成為苦的源頭,心就開始緊縮,產生一系列向外輻射的苦。心的緊縮又產生情緒的驅力,驅力產生感受的躁動、心輪的躁動。然後頭腦開始造作,之後帶出語言和行為,這就是「無明緣行」的過程。

根源就是無明、我執——以為這個是「我」,那個也是「我」。無明產生的身口意不善行,造作出的這些惡業,成為我們輪回的業。當然也可能是一種善業,即人天的善業,但我們真正要修行要造的是解脫的業,是反向的、減法的。所以苦應知,當遇到問題時,我們要面對、認識並知道,而不是打壓或逃避。

持戒的修行:對於行為和語言上的習氣,我們要面對,不需要自欺欺人,也不需要打壓或逃避。直接面對,保持不動、不造作,用這種方式,減少身口的習慣力量。

禪定的修行:面對五蓋,不害怕、不逃避、不抗拒。如果昏沈起,直接面對它。昏沈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是感受而已。我們不去打擾、參與,因為打擾它就是代入了。我們要用這種不干擾、不代入的覺知來面對五蓋。

智慧的修行:面對貪嗔痴,面對實相,讓心自然地產生理解。其實心的理解,並不是我們理解。不管多麼合理,都只是頭腦理解而已,並不是心的理解。如果心真正理解了,就不會喜歡貪嗔痴,也不會再抓取——這是阿羅漢的境界。

你為何會不爽

我跟大家是一樣的,現在只是嘴巴說說而已。大家要先明白這個道理,知道我們修行的方向,知道在哪裡努力用功,而不是錯誤或無效的努力用功,很多人都在做一些無效的或錯誤的精進。因為不懂觀心,所以表面上看似一個修行人,內里是在滿足自我,尤其是那個「名我」,即人格或自我人格。其實所有的行為都是在壯大這個自我人格。

為什麼被別人稱贊或認同時,我們會感覺快樂?是誰在快樂?是人格在快樂,人格中的自我被人認同了。別人認同你,你覺得這個「我」是真實存在的,是強大的,所以你會快樂。但這人格的快樂並不是真正的離苦之樂,而是一種抓取之樂。它強化了對「我」這個人格的抓取,像吸毒一樣,不斷在增加毒癮而已。

稍微有點不同意的意見,甚至還沒有直接批評,你就已經不爽或受不了了。為什麼別人都覺得我好,偏偏你覺得我不好?你為什麼會覺得我差?把所有問題輻射出去,覺得都是別人的問題,永遠不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這就是我執的習氣。永遠都是推卸責任,好處自己要,鍋都丟給別人。

我們需要面對自己的習氣,即貪嗔痴。只有理解了自己的習氣,我們才知道怎樣解決問題。不理解習氣,我們只能做無效或盲目地精進——經典是這樣說的,師父是這樣說的、別人這樣做的……因為自己閉上了眼睛看不到方向,就會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所以,要先睜開眼睛,讓智慧清醒過來。

這些道理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於戒定慧與身口意的方方面面。用減法的原則,把注意力放在當下要處理的問題上,而不是名相上。名相只是一個目的地的名字,如果只是去追逐那個名字就錯了。

發佈於2022-09-30 12:42:41
評論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