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欲的正定
阿贊耀
認證法師

佛教關於禪修的正定,是指透過離欲而達到的那種安住。它不是一種玩弄精神的專注力訓練,或者對一些精神幻相的追逐。那些都是徒勞的,跟離欲毫無相干,都只是外道的定。而佛陀看到了這種定的徒勞,因為即使修到非想非非想處,仍是在浪費時間。但是他小時候離欲入定的那個經驗給他帶來了啟發。

所以在佛教中,禪定就是八正道的一個總結。在禪定這裡就能夠明白解脫道的原理——為什麼我們要離欲;為什麼我們要滅苦。所以,這樣的一個禪定方式會讓心越來越明白,而不是越來越迷糊,越來越執著——這個叫初禪,這個叫二禪,這個叫三禪。然後這個叫什麼智,那個叫什麼智,我一定要一、二、三、四這樣爬上去,才有成就……滿腦子都是要得到這個,要得到那個,你還離什麼欲?解什麼脫?反而是越背包袱越多。

佛陀所說的那些禪定的定義,那些道果的定義,是為了讓我們看到還有什麼沒有放下,而不是讓我們努力去做到,去得到那個狀態、那個名頭:我是初果聖者,我是二果聖者,所以你們頂禮我吧——這只是在增加我慢而已。佛陀不可能這樣做。一個阿羅漢不會覺得自己是阿羅漢,也不會驕傲自滿,以此為榮。因為完全沒有我慢了,所以他不會生起這樣的心。真正的聖者是這樣的:看到比自己修行更好,果位更高的聖者,他們只是慚愧而已——自己還有這麼多骯髒的東西在心裡,沒有像他們那樣完全丟掉。

之所以用果位,或禪定的境界來形容,是為了讓我們生起這樣的心,走向更高,放下更多,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快樂品質——這才是目的。如果感覺自己到了某個程度,然後就找這個師父找那個師父問:我初果了沒有?這只是想得到,不是想捨棄。如果有想捨棄的心,他會這樣問:我還有什麼沒有放下?而非我是二禪了嗎?我是四禪了嗎?要明白這種心態上的區別。

我們修行,就要抱持這種減法的原則,用這種捨的、解脫的方向來引領自己。這是佛法所有八萬四千法門的共同味道——解脫味,它們都是朝向離欲、解脫的,而非讓我們越來越執著。

發佈於2022-12-31 12:32:40
評論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