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法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本性法師
福建省佛教協會副會長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源於唐代高僧百丈懷海禪師的大力宣導,其彰顯禪宗對勞動的態度,即不勞動者不得食。

禪宗最明顯的特色就是:農禪並重,或農禪並舉,也可以稱農禪合一,為叢林本色。而農禪並重的核心要義即“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這不僅是戒律規範,亦是生活方式;不僅是思想理念,亦是道德高度;不僅是修證方法,亦是信仰境界;更是中華民族勤勞、節儉、純樸精神在禪門的生動體現。因為農禪並重,禪宗與中國文化更融通融合了,更本土化中國化了。而這農禪並重的“農”字含義,即勞動之義。

趙樸初大德關於中國佛教有“一個思想,三個傳統”說,即“人間佛教思想”、“農禪並重、學術研究與國際交流傳統”,這是中國佛教的歷史進程與未來方向。其中,農禪並重是人間佛教的最根本體現。今天,我們堅持與引導宗教傳承與發展的中國化方向,其中,堅持與引導走人間佛教之路則是關鍵。可見,農禪並重思想及其實踐在昨天、今天與明天的中國佛教傳承與發展中扮演著多麼重要的角色。

佛教講無常,自身命運也一樣,歷代有興衰。歷史上,也曾遭遇“法難”,遭受壓制與摧殘。但歷代“法難”,禪宗所受影響相對較小較少,這就因於農禪並重這傳承與發展大旗之佑。因為農禪並重,禪門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自給自足、豐衣足食,減少了對社會的依賴,減輕了對社會的負擔,更是促進了社會的經濟發展,物資豐富,宗教消費之餘,節省下來的,還可以慈善佈施方式改善地方百姓生活。還因勞作,身體力行,深刻體會,了知“粒米大如山”,來之不易,從而更加宣導實踐惜福理念。


有人以為,農禪並重只是禪宗為了適應社會而作出的妥協舉措,與宗教修行無關。其實,這是誤解。農禪並重既是佛教傳承與發展方略;如前所說,也是修證方法與信仰境界。


於禪門寺院,在弘揚與實踐農禪並重思想中,有項叢林制度,即“普請”,這普請也叫出坡。普請即普請大眾,上下合力,共同勞動。因為普請制度,所以,禪宗叢林,往往是叢林農莊化,禪修勞作一體化,這打通了禪修與勞作的隔牆,勞作即禪修,“搬柴送水無非佛事”、“舂米做飯正好參求”、“墾土誅茅運薪汲水,皆是道田也”,巧把塵勞作佛事。也就是,打通農禪即打通農作與禪修,即打通身心,使農禪並舉成為身心兼修。因為身心兼修,所以福德具足,所以天人合一,所以內外和諧。許多禪師因為農禪並舉,從而明心見性。如:布袋和尚,因為插秧而悟,作偈曰: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智閑禪師因為聽到香嚴禪師除地時瓦礫擊竹的響聲,從而開悟,他作偈說: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鹹言上上機。該偈境界為溈山靈佑與仰山慧寂所驗證印可。




發佈於2023-01-09 16:49:16
評論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