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到底可不可以「拜太歲」?
沙門普輝
認證法師

歲末將至,癸卯年慢慢步近,大家似乎不約而同的開始逛春節市集,採辦年貨。各間傳統寺廟庵堂都為新的一年開始安排活動和法會,尤其是有的寺廟就會提供設立「太歲燈」、「安太歲」、「消災補運」這項法會和法務,來利益大家來寺參拜祈福,求智慧、種福田。

每當新的一年到來,都會聽聞到還是一塵不變的陳年老問題,那就是「佛教徒該不該『拜太歲』?」。這個問題,雖然很多的大德法師居士們都有解釋過很多次,可是有些解釋的方式,過於「偏激」,一般許多的法師和居士,都會這麼回答:「不用!佛教沒有拜太歲!而且身為佛弟子更不應該拜太歲!」、又或者是:「佛教徒應該是以法相應、應該多求懺悔、行善積德,自然就會免難消災!」(這段就比較中立),甚至是有的卻公然誹謗或批評某間佛教寺廟,為了賺錢提供信徒拜太歲,這種說法,比比皆是,不然最好的方式,就是「避而不談」。感覺佛教徒一談到「拜拜」、「拜太歲」、「拜」的字眼,就會遐想到「迷信」的範圍,這樣是否有點「封閉」了呢?對於佛教徒拜太歲這回事,我也想論述我的看法。

佛教徒到底可不可以「拜太歲」?其實身為佛教徒,皈依三寶就是我們的信仰,本來已經跟「太歲」毫無關係了。況且,我們皈依三寶,以三寶為依歸、以五戒十善為修行,親近善知識來聞思修,解開自己的煩惱疑情、斷惡修善;因此何來「犯太歲」之說?所以,不是說佛教徒到底可不可以拜太歲,應該是說:「佛教徒應該如何『看待』拜太歲」才對!

「太歲」的由來

太歲一詞,是中國人對於天文學的定義,也同時成為中國人的信仰文化,早在周朝已經存在,原由是「歲星」(木星)運轉所發展出來的虛擬星神。太歲的神格,在周朝以來,給世人的印象是避忌的神煞,又有的是護佑人命的星神,甚至也關係到住宅相關的地衹土神,其實真正的說法,是保佑大家的「本命元辰」的「元神」。

依據《欽定四庫全書》之《協紀辨方書》中有關「太歲」之紀載如下:「太歲者,『歲星』也」,歲星即是木星,在古老各國天文學家最早發現的行星,就是木星,因此太歲就是木星。太歲信仰源於曆法,中國古代使用〈歲星紀年法〉,據〈協紀辨方書〉太歲篇紀載:「木星十二年行一周天」,也因為與傳統十二地支相合,故以木星做紀年。

《續文獻通考·郊社考卷一百九》記載到:「太歲者,十二辰之神。木星一歲行一次,歷十二辰而一周天,若步然也。自子至巳為陽,自午至亥為陰,所謂太歲十二神也。」意思就是,古人將周天分成「十二段」,每段對應一個「地支」。而木星「每十二年」會繞太陽「一周」,大致上就是每歲(年)行一次。

在古老的中國,乃至印度、歐美都是⋯⋯最早的信仰是萬物崇拜,古代人認為「萬物皆有靈」崇拜大地自然,自然就會崇拜天地、日月、星辰。在漢地經過歷朝歷代的推變,自從道教的出現,自然就對於「星宿」的重視更加深切,甚至是崇拜「星宿」。中國人心中普遍充滿著星宿崇拜的思想,把天上的星宿想像成天上大神之炁所映現,代表著天界諸神,也把天上的星辰和世人的命運聯結在一起,認為星宿可以主司人命的生死和貧富貴賤。

這樣的觀念,最早表現在「北斗七星」及「廿八星宿」的崇拜上。其後由此形成了北斗、南斗、九曜、二十八星宿、六十甲子、六十太歲及紫微大帝、斗姥元君等星神來照顧我們的命運、生死的信仰,所以太歲並不是凶神,而是守護神。

如明代《三命通會》記載到:「真太歲,又名『轉趾煞』,要大運日主(指本命年生肖)與 太歲相和相順,其年則吉;若值刑衝破害,與太歲相戰克則凶。」與太歲合順則吉,相逆則凶,並非指太歲是凶煞星;清末民初的算命師 袁樹珊 亦認為:「夫太歲,至尊,非煞也。」,引此資料佐證,太歲不是大家遐想的那樣,恐怖畏懼,而是對於自己的為人處世必須謹慎小心,謙虛低調,切莫傲慢無禮,自然在一年裡不會有許多不順遂的事情發生。這也是到了現在有太歲元辰殿和提供安太歲、拜太歲、點太歲燈之由來,因此而成立,成為了大家祈求消災延壽、富貴平安的主要對象,更因此形成了國人和海外華人對於「拜太歲」和「拜斗」的重視與習俗。

佛教徒如何看待「拜太歲」

太歲元辰星神的信仰,是中華民族的特色,也是道教的特色,佛教自傳入中國,也接納了星宿信仰,尤其是到唐朝時期,中原的對外貿易交流,在西域、印度古老的星宿學也受其接納,使讓中國對於星宿信仰增加許多知識。進而也出現了《佛說中天北斗延壽妙經》、《文殊師利菩薩及諸仙所說吉凶時日善惡宿曜經》、《七曜攘災決》、《七曜星辰別行法》、《北斗七星護摩法》、《梵天火羅九曜》、《宿曜儀軌》、《大威德陀羅尼經》、《佛說熾盛光大威德消災吉祥陀羅尼經》等等等等⋯⋯在於密部就有許多與星宿相關的修法儀軌和文獻資料,就如《七星如意輪秘密要經》(《大正藏》第二十冊,p.224 至 225)云:「若人心有所求,或有病難、延壽、求祿,乃至一切心所願求,當使本星,必當隨心。如來在世,立大誓願,為此部中,當護摩。此因緣,當用七星,以靈驗是多。」因為末法的眾生,福德智慧薄弱,而且一切眾生,畢竟是有所求的,都是希望自身能夠過很好的生活,有安樂、衣食無憂的生活,才能夠好好學佛修行,甚至是能做廣大菩提事。像唐代大興善寺翻經院灌頂阿闍黎,在《北斗七星護摩秘要儀軌》里開頭述論:「我今為『末世薄福眾生』故,說是北極七星供養護摩次第⋯⋯⋯」;在民間裡,佛教寺庵也有延續進行禮斗、安太歲、點太歲燈,甚至也有古德特別撰寫關於斗科、星供的科儀。

依據佛事科儀的作法是,先「結壇演淨」、「禮敬三寶」、「讚頌妙文」,接著才「禮請諸聖」、主要禮請的對象是「熾盛王如來」和「摩利支天」以及「諸天星宿眷屬」、「十二星宮」、「九曜星宿」、「二十八星宿」,末後也禮請「本命歲神星君」即太歲,進而誦咒、拜懺、給信眾轉運,末後回向。

整個流程也是有以佛法僧三寶為基礎,那麼尤其是作為佛教徒,對於以上佛教有「拜斗」這回事,你們有什麼看法呢?

大家一定會難以接受、甚至批評「佛教沒有這回事啦!這個已經背離佛教本意啦!佛教不應該拜太歲拜斗!」甚至又再扯上「大乘非佛說」了。確實,俗話有一句「佛不拜斗,道不焰口」,意思是佛教沒有「拜太歲」這回事,明知佛教沒有拜太歲,可是卻為何佛教藏經有《佛說北斗延命經》這部經的出現?你也許一定會說「這是偽經!並非佛說!」,在《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佛對阿難說:

「復次,阿難!若剎帝利灌頂王等,災難起時,所謂人眾疾疫難,他國侵逼難,自界叛逆難,『星宿變怪難』,日月薄蝕難,非時風雨難,過時不雨難⋯⋯應於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諸系閉;依前所說供養之法,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由此善根,及彼如來本願力故,令其國界即得安隱:風雨順時,谷稼成熟;一切有情無病歡樂;於其國中,無有暴惡藥叉等神惱有情者;一切惡相,皆悉隱沒;而剎帝利灌頂王等,壽命色力,無病自在皆得增益。」那麼試問又怎麼解釋?

佛說此土此地娑婆世界,意謂「堪忍」,就是因為這個世界是不圓滿的,有戰爭、有天災、有人禍,都是無常的示現,無不是在告訴我們這是充滿苦難的世界,有的就會選擇厭離趣入解脫,或者行菩薩道,依留在苦難的世間救度迷途的眾生。但是眾生沒辦法給你體會這個道理,佛依然大慈大悲,應眾生能在現世沒有煩惱而得安樂,則開示「藥師法門」、「熾盛光如來」之消災法門,解決眾生的現實問題,在南傳佛教,也是一樣,則會以護持三寶、供養比丘僧種福田、修「慈悲喜捨」來作現世的安樂,甚至是比丘僧眾就會唸誦《寶石經》來回向給在世護持的善信,雖然區域文化儀式過程不一樣,但實際上有共同的動機和力量。

同理的,在華人的社會,「拜太歲」是華人根深蒂固的文化習俗,有的佛寺庵堂為了能讓眾生有機會拜太歲,甚至是特別為了拜太歲而撰寫類似的科儀來進行演拜,那麼這是不是挑戰了「正信佛教」的極限?

先不論佛教徒拜不拜太歲,就綜觀整個漢傳佛教,漢傳佛教是以大乘佛法為中心,以成佛為目的,以菩薩的度眾生來處事,芸芸眾生,不是每個都有時間可以學佛,以善巧開方便門,就算不是佛教徒,但是喜歡拜佛拜神的人,我們也很歡迎,也希望接引,雖然短時間沒辦法讓眾生能夠迅速「入佛知見」,但是起碼他們也能種下「佛緣」,佛教是講因果緣起,這個「因果」不能小覷,可能是未來世成佛的助緣。

就比如漢傳佛教有一門佛事《供佛齋天》,從原本天台祖師智者大師撰文造懺,依據《金光明經》之[空品]及大乘經典的精神核心來造《金光明懺齋天科儀》,以感念諸天神仙對於人民及佛教的護佑,使得大家能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故佛門開此一例,「供佛」是佛教徒必須做的事情,但「齋天」是對於諸天神及漢地的高真大仙一種禮敬。

畢竟作為華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此身的事業成就、衣食充盈、家庭安樂、身體康泰,都是此地此土眾生之給予、以及大地城隍靈衹之所庇蔭保佑,漢人有「知恩圖報」的美德,佛教更應該是重視「感恩」的宗教。佛教徒拜齋天,不是崇拜天神鬼神,而是感念祂們的擁護,我們更應該禮敬和讚歎。

所以,佛教寺廟安太歲,有什麼問題?而且傳統的老寺院、歷史較悠久的寺庵,拜太歲已經是成為歷來的傳統慣例,信徒也是因為有在寺庵拜太歲,發生感應靈驗和成就的也有很多。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傳統宮廟寺庵墨守成規,或者封建迷信、你可以說他們是「不正信的!」,或者有的就說的很難聽「騙民詐財!」⋯但是有誰會想到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無非都是為了延續上一代師祖創建道場的艱辛,建廟的不易!而且更要守護的是,以前上一代人的那份對於自己的家人親人的「祝福」與「執念」,延續著我們華人的民俗文化信仰的「情感」。

就好比有些信徒,遇到疑難雜症、生活的窮困、事業上的瓶頸、乃至攸關生命的存亡,這時請教諸位,你有什麼方法能夠幫助到他們呢?當然你一定會說「佛說,一切行無常、所受皆是苦。」、「必須深觀無常法,此生的遭遇,都是因為過去所造不善業而成的,所以你必須懺悔消業障!」、「必須拜佛、要時常行善事做布施」,問題是有些人吃飯都成問題了,要如何經常「布施」呢?你一定又會說「布施不一定要用金錢,身體力行、懂得付出,就是布施!」可是假如遇到心不安的,缺乏信心的,依然需要「拜太歲」的,怎麼辦?所以「信仰」是一種精神的寄託,人當面臨困境,唯一就是要以「求」的方式,意圖在絕望之中,看見一線希望。

佛是大慈大悲的,不捨眾生苦難,因眾生故,教說許多的法門,使讓眾生能依門而修,趣向解脫成就。與其說佛教徒到底該不該「拜太歲」,倒不如說佛教徒該如何看待「拜太歲」。

太歲是華人傳統的信仰,在佛教還沒出現時,我們的祖先就是崇拜星辰,故不能批評否認,對於佛教徒認為「懺悔改過、斷惡修善」才是務實的改變命運,但是華人民間的「拜太歲」,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也是極其重要的。因為我們還是「凡夫」,未知前世所造何因,今生必須接受此果報;而我們希望未來的日子能夠更好,今日必須比過去要更努力;然後各家宮廟寺庵或者坊間都會公佈明年的生肖運程、或者是《太歲表》會列出有哪個生肖者會犯太歲、犯什麼煞、犯病符等等⋯其實,換個角度想,何嘗不是讓我們有機會「改變自己」嗎?透過這一年犯太歲,就好好反省自己過去的錯誤過失,自己要懂得檢討,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與人處世要懂得和睦相處,好運自然就會來,犯病符,目的就是要注意自己的飲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這都是對於自身有幫助的,怎麼會是「迷信」呢?

「拜太歲」之目的就是希望「一年比一年好」,故每當我們新年時,給人家祝福,道上一句「歲歲平安,年年如意」,就是這個意思,這是我們華人對於自己的信仰精神的寄託,對於自己的勵志和為家庭、家人一個祈禱,給人一份祝福平安,也是我們菩薩行應該要做的事。因此,兩者(佛法正信、民間信仰)都各有重要的角色來安撫社會,輔佐人們心靈上的寄望和力量,兩者也不能過於偏激,本人不是強調大家必須拜太歲,拜太歲是看個人,有需要求心安,膜拜無妨,而佛教徒應該要以正確的方法來認識什麼是拜太歲,這樣才不會武斷批評,也應該以八正道的「正見」來觀看世事。

「尊重」每個人的信仰和各派思想,才是佛教徒應該要具備的認知。

以上是個人角度見解,不代表整個佛教立場。

發佈於2023-02-15 17:26:13
評論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