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若讓自己越修越自大,這其實是一個負擔。
阿贊耀
認證法師

2022年2月4日 | 阿贊耀 茶邊法談

修行,若讓自己越修越自大,這其實是一個負擔。

因為背起了完美/美好的自己,把這當做是自己的身份。如果修行看到自己越來越多的貪嗔癡,但我們接受這是實相,藉著這個實相讓我們更加謙卑,這才是正確的角度。

所以修行人應該越修越謙卑,這才是對的。修行從來沒有說要得到什麼,不是讓自己越來越厲害,反而是越來越捨,越來越輕,越來越開放、不黏著。

捨才是修行的方向。

我們持戒為了得到什麼?禪修為了得到什麼? 智慧又是為了得到什麼? 如果真的可以得到一些東西,那不就是有我? 若沒有我,又是誰在得到?

越修應越空空蕩蕩,越不擁有任何,應越修越沒有身份,而不是一個越來越厲害的身份。

這次春節回家探親的經驗,也讓我深深的感受到慈悲的重要性,這是我很缺乏的一項素質。以前在寺院的環境,與師父、僧團住在一起,沒有什麼與外界的碰撞,也就較少感受到世間的苦,就不會那麼注重慈悲的重要性。

當我們感受到世間苦的時候,若沒有慈悲心的轉化,一旦經驗到情緒波動——他人的不足、自己的不足,就會有情緒上的障礙。 而慈悲是一種能量的轉化器,就是所謂的化戾成祥。 戾氣,不是指外面的什麼不好的能量,而是我們內心的貪嗔癡。

若保持清醒的正見,又有慈悲保護我們的情緒,這樣我們的智慧就會很靈活、很寬廣、很包容。要努力發展自己慈悲心,好好的接受容納自己和他人。

發佈於2023-03-03 13:43:56
評論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