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這些所謂的這個性格、人格與AI 程序沒有分別
阿贊耀
認證法師

2022年2月18日 | 阿贊耀 茶邊法談

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其實就是我們身心的組合。 我們所經驗到世界的一切經驗,都是發生在六根,並不在外面,也不在裡面。 所謂的里面,比如念頭之類,其實也並不在裡面,它仍然是意根所覺知的對象,所以整個世界都是發生在六根這裡。

從這個角度去觀察,就會知道要認識這個世界,其實不需要把心放到六根之外。 這裡的外仍然是一個虛構的概念,我們覺得好像有一個外面的世界,因為辨識到了外面還有很多人,很多事物……但這些其實只是眼睛裡的視覺經驗。 所以如果明白這一點,就嘗試從這種角度去觀察一下。

這就是我所說的六根觸處,整個世界所經驗到的身心所有經驗,其實都是在六根,都是在此地,都是在自己這個位置發生的,而並不在外面。 若明白如此,我們就不會把心往外送,心往外送就是苦的原因,這是隆普敦說的。

不把心往外送,就是如實的認識六根裡面的世界。 我們就這樣平平常常的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用頭腦去想,都是正常的去運作,但是要用這種角度去觀察——六根是接收的感官。 而意根,除了接收信息之外,還可以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它有這個能做的能力,即行蘊。

所以當心察覺到這些六根的經驗,它會有所反應。 而這些反應,往往是我們記憶里以前學習到的大大小小的習慣。 有些習慣是根深蒂固的,我們將其稱為本能。 而有些是較高階的習慣,如新建立起來的經驗,可以將其稱為學習到的那些技能之類的,比如學會了一種新的思考方式。 而稱之為本能的那些根深蒂固的習慣,是過去的業累積回來的,但是二者本質上並沒有分別。 我們的意識形態、思考方式、甚至基因角度的種種都沒有分別,都是習氣、都是程序。

當我們的六根接收到這些信息之後,這些程式就運作了。 有怎樣的輸入,就有怎樣的輸出。 遇到怎樣的狀況,它就有怎樣的反應,別人罵你就會起嗔心,而別人稱讚你就會開心。 這些都是程序,但是我們把這一大堆的程序組合起來,給他安了一個名字叫做我——這就是我,我是這樣的性格,我是這樣的人,我是這樣的思考方式。 但這些其實只是我們記憶之中,不斷累積起來的大大小小、新新舊舊的習慣。

從這個角度理解了,其實我們這些所謂的這個性格、人格與一個 AI 程序沒有分別,因為AI程序也就是這樣一堆大大小小程序,累積起來的一個整體。

發佈於2023-03-03 13:56:17
評論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