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實觀察 不過如是
阿贊耀
認證法師

阿贊耀開示 | 如實觀察 不過如是 2023-10-28

所有的定境,它都只是暫時的、都是無常的,即使是聖者他們有滅盡定,也不是永永遠遠在定境裡面,也會有出定的時候,所以這個定依然是有出有入。涅盤是貪嗔痴的止息、貪嗔痴的滅除。如何做到這種滅除呢?就是從認知層面徹底破除我們的錯誤觀念、錯誤的信念:以為常、樂、我。這種認知上的改變,就不會有出有入,不會有上有下。就好像我們長大了,不再對小時候的玩具感興趣。我們不可能再有在小時候對玩具的那種盲目執著,因為你看清楚它只是這樣,不過如是。

智慧其實就是發展這件事,我們要超越一件事的執著,其實就是我們內心去得到「不過如是」這種結論。譬如說你很執著某種食物,如果你可以透過如實觀察,得到這種食物其實「不過是這樣」,你對它的執著就會減輕。多一點回到這種結論,你就會減少對它的執著。同樣的道理,譬如說對性慾的執著,你都嘗試去得到「不過如是」這種結論,這樣你就看破了。即使是以前最執著的部分,你都可以完全超越它,並不是用自我催眠、並不是每天告訴你:這些不好、這些很低劣的、很差的東西,禪定更加好。單純地自我催眠,是得不到這種真心的結論的。唯有你如實地觀察,在沒有五蓋障礙的情況下,真正地去重新認識我們這種執著,到底它是什麼?

對所有的執著都可依同樣的原理,最究竟的就是放下對自我、或者對存在的執著,這個是最根源性的貪,只有阿羅漢才可以滅掉。但方向其實是一致的,其實就是我們看看我們所執著的那樣東西是否真的那麼吸引?是否真的那麼好玩?其實就像我們超越小時候的玩具一樣的原理,用同樣的原理來超越對生存、對存在的那種貪,這個就是我們佛教修行的終點。這些過程原理是一樣的,但我們要一步一步地走。

如果我們還在山腳的位置,是想象不到山頂的風景的;就算你想,也只會在概念上思惟,你只會抗拒,你會覺得這是對生命的否定、是消極的,簡簡單單用這些一鍋端的標籤打沈它,因為我們根本就是感受不到、體會不到、經驗不到。對經驗之外的世界,你只能夠透過一個虛幻的概念去標籤它。當你慢慢地走上去,沿著這條山路走上去,越來越接近山頂,你就會開始明白為什麼佛陀要我們上山頂,為什麼山頂更加吸引。即使還沒走到山頂,起碼我們都知道山頂是值得我們去的。我們要有一定的基礎才能夠明白修行的意義所在、解脫的意義所在。如果是一直在山腳徘徊的人,他甚至想象不到解脫有什麼好玩的。

這就是我們的心一層一層地發展,像上樓梯般一級一級地上去,我們的價值觀也會隨之改變,我們才會真正明白解脫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解脫。

全文閱讀:https://mp.weixin.qq.com/s/gK-c8gLetdh3KktwF7aGXQ

發佈於2023-12-21 14:20:36
評論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