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林深入民間(一)
戒晟法師
認證法師

以往人們對佛門的理解是:遁入空門、不問世事。其實從佛教的觀點,當中的許多哲理是與我們生活中的待人處事、生活態度相關的。正所謂佛是開悟的凡夫、凡夫是未開悟的佛。所以佛教也非一定出世或避世。從澳門功德林成立之初,就推動社會活動,提升女眾地位,便可見人間佛教的理念。這也是近代佛教運動的體現。著名的佛教僧人和哲學家太虛大師就倡導人生佛教的思想,其後得到佛教中人如星雲大師、證嚴法師的推廣,令佛教的許多道理,得以融入生活中。


戒晟法師



《傳燈續燄》法卷記錄了戒晟法師為臨濟宗第四十五世禪師


二十一世紀初,功德林已經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處於較為寂靜的狀態,大門常關,寺院中只有七八位比丘尼和雜務居住,甚為清幽。當時功德林的慈善會主席普持老師傅重組了董事會,並公推香港佛學會會長戒晟法師為無量壽功德林新任住持。2004 年(農曆甲申年九月十八),戒晟法師(1967 年生)在各方的見證下正式出任住持,自始寺院再度活躍起來。他秉承功德林創建時弘揚佛教和興辦義學的宗旨,將佛學思想融入社會,呈現了新的局面。戒晟法師原籍福建,俗名陳春,自幼對佛教產生濃厚興趣。在他 17 歲那年,便已正式出家,同時接受正宗的佛教學院教育,22 歲畢業於閩南佛學院,並且受聘於該院任教三年,對佛學深有研究。1991 年赴港參與弘法活動,其後於 1998 年創立香港佛學會,並擔任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董事、香港妙法寺董事,香港能仁書院校董及多間中學校董。在功德林保存的其中一卷《傳燈續燄》法卷,記錄了戒晟法師為臨濟宗身四十五世禪師。乃由普持師傅禮請澳門佛教總會會長泉慧長老代表功德林的主要創辦人觀本法師傳法與戒晟法師,作為臨濟法脈第四十五代傳人。各方期望戒晟法師發揚宗風,光大祖庭。傳法大典邀請香港楞嚴精舍住持紹根長老、妙法寺住持修智大和尚、培仁長老、世孝長老、澳門觀音堂住持機修長老、功德林普持老師傅、德修當家師等共同見證。法卷記錄:“⋯⋯四十四世明一觀本禪師,今代代將正法藏囑咐與無量壽功德林戒晟禪師,是為臨濟正宗第四十五世⋯⋯偈曰:戒珠明皎潔,晟曜朗中天;常修無為法,慧燈永留傳。”自從戒晟法師擔荷功德林住持後,便一改以往門禁森嚴的模式,採取與社會共融發展的人間佛法理念,與大眾緊密聯繫。經常舉辦大型祈福法會,如水陸法會、千佛耀濠江慶澳門回歸,在澳門辦義學、推動佛學教育、大力倡議素食、開放藏經閣資料並與文獻和歷史學界共同整理史料⋯⋯資助內地興建一百七十多所希望小學,近年開始也對高等人才的教育進行資助,令功德林的活動深入到社會中。“莊嚴濠江、利樂有情”是戒晟法師在澳門推行佛法的理念,也是人間佛學思想的體現。因此,功德林舉辦的一系列社會活動也打開了局面。寺院近年重建大殿,並定期舉辦大規模的念佛會。開辦的課程也貼近大眾,以義學方式造福社會,吸引了不少善信參與。除了專門邀請佛教界的大德到澳門弘法,主講《唯識》課程,同時更因應社會之需,舉辦各種興趣班,如插花班、攝影班、烹飪班等免費課程,也設有義醫服務。一時間,功德林庭院和佛殿又熱鬧起來。在戒晟法師住持下的無量壽功德林,再次進入了全盛時期,深入澳門社會。由他籌劃的多次大型的祈福法會,得到澳門特區政府行政長官、官員,以及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參與和支持。


大殿重修後不時舉辦學術交流活動


小朋友參與寺院舉辦的念佛活動

發佈於2022-04-06 14:46:37
評論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