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贊耀開示 | 滅苦的法—我們真正的皈依處 2024-12-14
-放鬆慾望 平息躁動-
禪修是修心。所有的境界都是心帶動的。我們想要清醒、滿足、平靜,都要把這個心調過來,心調過來了,境界自然跟隨著變。這種追求境界的貪是非常微細的,一不留神就會掉進去,其實這個想要把境界變好的心就是我們躁動的根源。
當我們放鬆頭腦的時候,記住只是邀請,邀請頭腦放鬆,不要有絲毫的要求。一旦掉進去要求,我們會想去改變頭腦的狀態,希望它變得更加地放鬆、平靜、清晰、穩定。一旦有這樣開始造作的心,其實已經變味了。即便你能夠用自己的專注力在某種程度上控制頭腦的狀態,能夠壓平它,但是它底層還是躁動的(底層其實就是慾望)。無爭、無求、無為,其實平息的都是慾望。“爭”是一個最粗糙的慾望形式;“求”是中間的;而“為”是最微細的。不管我們用什麼語言去表達,其實要做的就是這一點。所以要進入平靜,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放鬆慾望。
放鬆慾望,頭腦、心輪和身體都會得到完全地鬆弛、釋放、平息。我們只要給這個過程一個指引的方向,然後就交給大自然。最重要的是要修好、放鬆這個心,放鬆慾望。仔細地去感受這個身心運作的原理,將來每次禪修,我們不但會得到平靜,而且能夠認識自己這個身心,它就是一堆這樣的業力依循著因緣變化,我們認識它,就能事半功倍地去調理。
全文閱讀:https://mp.weixin.qq.com/s/HFMWWNOBx0X0I_boBsOO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