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慈悲喜捨(完)
阿贊耀
認證法師

阿贊耀網上禪修開示:正確的慈悲喜捨(完)

2023-10-21 阿贊耀網上禪修開示

阿贊耀答問「關於慈悲喜捨」

阿贊耀答:總之是我們的態度。首先一定要有正念,我們所有的善法,如果沒有正念的話,是運作不了的,如果沒有正念的話,你的慈心是起不了的,所以要有正念、清醒的狀態,然後保持這種慈悲喜捨的態度去面對一切,這樣而已。

其實慈悲喜捨就是一種無貪無嗔無痴的狀態,那種本然的覺,它並不是冷冰冰的,並不是封閉的。如果還有冷冰冰、封閉的,其實這些是嗔心,就不是本然了。它一定是一種開放的柔軟的狀態。

當我們面對的對象是一些我們可以祝福的對象,它就會慈;面對的對象是受苦的,我們就悲;面對的對象是喜悅的、開心的、好的,我們就隨喜;而面對的對象是沒什麼特別的,我們就捨心。

在禪修的時候,我們的心平靜,處於打開的狀態。在禪定的狀態之下,我們不一定要用喜心去祝福,但也會保持捨的狀態。所以捨,它可以和禪定在一起。如果有對象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變成慈心,可以起祝福他的心。這四種態度,其實是屬於同一個心的狀態,是同一個心的四個面貌。在面對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場景的時候,它就用不同的態度。

我們心正常時,慈悲喜捨會自然流露出來,這才是正常的,這才是健康的,貪嗔痴才是不正常的。如果我們處於健康的狀態,我們自然具備慈悲喜捨。

發佈於2025-02-01 12:57:27
評論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