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智慧,如實觀察,就是深化「不過如是」
2023-10-28 阿贊耀網上禪修開示及答問
禪修中的身受心法,就是一層一層由粗至細地去平息,好像將火焰慢慢平息的過程一樣。
放鬆/平息身體的躁動,平息頭腦的躁動,這些都是比較粗的部分,直到平息情緒的躁動,這裡才是禪定、才是正受。所謂禪定也叫正受,正確的正、感受的受,它是一種平等的感受、平衡的感受。這種平衡的感受是具足五禪支的,一定要我們的心超越了五蓋,它就會產生尋、伺、喜、樂、心一境的狀態。感受由喜至樂,再到捨,這是一個慢慢平復的過程。所以這個層次是感受的平息,感受慢慢變輕安、止息。當我們的感受慢慢平息至平等的平靜狀態,我們就可以放下它,讓這個心解放出來。
當感受平息的時候,它對我們心的拉扯力量就會消失,即欲貪對於心的拉扯力量就會減到最小,這個時候我們就最容易放下,讓心超越感受。超越感受後其實並不是心本身,我們覺知的所有對境,一定不可能是心本身。那超越了感受之後,其實是什麼呢?其實是「想」。「想」是一種微細的感受,它是無苦、無樂的,是一種捨的受、是一種深化的感受/深化的捨受。這種深化的捨受也有不同的層次,最初是一個虛空的想,跟著就是覺知、無邊的覺知,跟著就是虛無,跟著就是非想非非想。無色界定就是「想」的一種細化,「想」的微細化的過程,這個比色界的禪那,受的平息更加微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