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月共修營 • 答疑 | 沒有知者,只有覺知 2024-10-04
賢友提問:我發現有一次對《大念處經》談到觀五蘊的那一段,就是色的生起,色的滅去,它是站在五蘊之外來觀察這個事情,我們是站在五蘊之內來觀察這個事情,所以只緣生在此山中,就無法瞭解自身和五蘊。跳出我們與生俱來的這個框架來以後,從一個客觀的角度來觀察以後,就會看到五蘊的實相。
阿贊耀:其實正確的描述,也不是說站在五蘊之外來看,而是不站在五蘊之內去看。就是說你如果是一種正面的描述——站在五蘊之外去看,其實只是想象一個五蘊之外的一個位置而已,那還是在五蘊的那個想蘊之中。但是我們只需要說不在五蘊之內去看五蘊,它在哪裏不用管它,就是我說的無所住,才是正確的描述。
沒有五蘊之外的一個觀察者的,那個都是妄想。不黏着五蘊,才能夠看到五蘊。但是你看的那個覺知的功能,它其實還是屬於五蘊的,還是那個識蘊嘛,你理解所看的東西,還是屬於想蘊嘛。你是脫不開五蘊的功能的,但是你不把那個我放在五蘊之中,不黏着這個五蘊,這樣才是一個觀的狀態。不是說想象我是在五蘊之外的一個個體去看這個五蘊,那個還是想象。
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