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6 阿贊耀網上禪修開示及問答:用慈心作為我們的武器(一)
慈悲喜捨是一個很強大的工具,可以令我們消化很多負面的情緒。它有轉化的能力,是指一種我們面對事物的心態,包括面對自己的情緒。當你面對自己情緒的時候,慣性會告訴你,你就是它,它就是你,你現在不開心,你現在需要找人哄,你現在需要找人發洩——這個是慣性的訊息,我們的煩惱給我們的訊息。但是如果我們懂得這樣去修心,我們知道這個不是必然的,這種態度不是唯一的選擇。我們依然可以選擇慈悲,選擇微笑。這樣的堅持是一場溫柔的戰爭,是慈心和嗔心的戰爭。只有慈心才能戰勝嗔心,你不可以用嗔心戰勝嗔心,就好像用火去滅火,不可能的。所以這種戰爭不是靠咬牙切齒地死撐過去,而是更加放鬆去接受,它要怎樣就怎樣:它要怎樣苦就由它怎樣苦,怎樣痛就由它怎樣痛——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在修慈心。這樣你的心的包容能力就會增加。你能夠接受更加大的痛楚、更加大的情緒打擊,你的心的療癒能力就越強,它的消化能力就越強。別人罵你一兩句,或者發生一些不幸的事,你很快就可以自己超越它。
慈悲和智慧令我們的心有更大的消化能力,可以轉化我們不好的經驗,甚至可以利用它成為我們成長的資糧。這是我們生活中很需要的能力,無論你修行是否打算解脫——其實這一點不是那麼容易有的,大多數的佛教徒都不是打算解脫,大多數的禪修者亦都不是打算解脫,只是想坐得舒服、坐得開心,或是鬆一下、解一下、舒舒壓,或是為了健康,甚少禪修者是打算走佛陀的路。這是不能勉強的,我們不能催眠自己:你要走解脫道,你要走解脫道。心未到的話,這些催眠只是強行,不是真心的。但即使未有這樣的心,我們依然可以好好地去修行,讓佛法利益我們的生命。即使你只是打算過一個舒適的居士生活,有空時可以佈施一下、禪修一下、累積一下福報、生天等等,即使這就是你人生的最高目標都不要緊,你都可以利用佛法為你帶來利益,利益自己、利益他人。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