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慈心作為我們的武器(二)
阿贊耀
認證法師

2024-01-06 阿贊耀網上禪修開示及問答:用慈心作為我們的武器(二)

為何佛陀在經中會那麼強調慈心這個業處,比起講安般念多很多篇幅?這是一個很強大的業處,因為它是直接針對我們情感方面的問題。其實我們心為什麼不能夠超越世間、超越欲樂,得到禪悅呢?主要是情緒層面的障礙。這個情緒層面離不開兩大類:就是貪和嗔。你的負面情緒一邊是拉的、一邊是推的,拉就是想要、想要、想要,這個就是貪;嗔就是不要、不要、不要,這個就是嗔。當你對當下的狀況、當下對象不滿的時候,不是推就是拉,不是貪就是嗔,只不過是程度、力度不同,我們用不同的名稱去形容它而已。這個情緒層面的障礙,是我們心不能夠進入禪定的主要關卡。

佛陀很強調「欲貪」這個問題,這幾乎是我們禪修道上最大的關口。如果我們能夠過了這一關,基本上後面就是一片坦途。能夠超越欲貪,其實是三果聖者,三果聖者最多只剩下一世,沒什麼障礙了,剩下的問題相對前面這個欲貪來說,相對簡單一點。佛陀形容欲貪為魔羅的武器,他用五種欲樂——色、聲、香、味、觸,世界各種感官的引誘,這個就是魔羅的網、魔羅的陷阱、魔羅的誘餌,就像釣魚的魚餌,這就是魔羅的武器。我們修行人有不同的狀況。有一次魔羅用欲樂做陷阱和誘餌,有幾種人,第一種,第一群鹿,牠們就是義無反顧地走了去吃那獵人給牠們的食物,最終被獵人馴服了。第二群鹿,看到第一群鹿這樣子,決心不跟第一群鹿那樣做,牠們避開,自己走去森林,但是到冬天的時候,不夠東西吃,沒力氣了,牠們又回去找獵人,去吃那些餌。第三群鹿,牠們想在誘餌的附近建起一些獸巢、保護自己。牠們吃了一些餌就躲回到獸巢裡,但後來被獵人發現了,跟蹤那些鹿去找到牠們的獸巢,又被獵人馴服了。而最後一群鹿,牠們知道獵人的伎倆,就把自己的獸巢建到遠一點獵人找不到的地方,深山野林那裡,牠們可以走出來吃餌,然後就躲回去,獵人就捉不到牠們。

發佈於2025-09-13 10:06:01
評論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