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上善人慢慢食用。我們佛七已經經過三支香了。我們打佛七是有那種剋期的一種心理。比如說有人是圓滿,當然他就剋期七天了;有的他是來隨喜的,他或是剋期兩天。我們的目的是要求證一心不亂、念佛三昧的。
早上有跟大家學習到大勢至菩薩的念佛的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把這個佛號「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這個時候就把我們的心攝住了,攝在佛號上面了。不過我們凡夫的心,這種躁動的勢力是很強勢的,就好像一個在曠野當中、在森林當中的一個獼猴,它是自由自在的東奔西跑。我們現在用佛號去攝它,就好像用一條繩索去把它綁住了;雖然是綁住了,可是我們是被這個獼猴、這個亂心拉著我們到處走,控制不了。那怎麼辦呢?中午再跟大家學習幾個方法。
第一個講到要高聲念佛。你念佛的時候聲音稍微大一點點,當然也不要影響到其他人呐,你要把聲調稍微念大聲一點。因為大聲的時候,我們所緣境就是比較明瞭——這個佛號比較明瞭,你容易緣到所緣境,念得清楚。所以以前家師懺公上人,他去看一個修行人,問這個修行人,你年紀那麼輕,就在閉關進修,如果欲念起來怎麼辦呢?修行人說厲聲念佛,厲聲就是很嚴厲的那個“厲”,就是讓聲音把它加大,那念一陣子煩惱就過去,過去就好了。
所以我們現在的情形也是這樣子,剛開始打佛七打了三支香,可是內心波濤洶湧,就好像在作颱風一樣,波浪一個又接一個、一個又接一個。平常我們不感覺到心波的一個洶湧,可是當你靜下來來念佛的時候,你會發現心裡面波動是這麼嚴重!我們雖然用佛號把這一隻獼猴——礦野當中的獼猴鎖住了,可是我們是被這獼猴帶著到處跑,控制不了。所以,你稍微把聲調念大聲一點,像上午的地鐘要稍微加快一點。因為有時候太慢了,太沉悶,念的又被煩惱帶走。稍微加快一點點,我們聲音再加大一點,就容易攝到所緣境。這是提供大家一個方法。特別剛開始前幾天你要出聲念,當然這些都是一個善巧方便,它不是一個究竟法門。
印光大師講,你如果是一直出聲念、出聲念,當然容易攝心,可是太耗氣了,耗到後面乃至於身體都受傷,會有這樣的一個情形。所以大家剛開始不妨出聲念一陣子,心比較平靜之後,再用適當的聲調來念。這個是怎麼樣攝心,第一個叫高聲念。
第二個,就是我們打佛七要得到一心。要求證一心不亂,剛開始的功德是要先得一心,後面再講這個不亂。你要得一心——佛號要念得一心,其實你心裡面就是要一心的念,你才可能念得一心。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的心不要三心二意呐。我們阿賴耶識裡面這些髒的東西,惑業苦的東西是無量無邊,種類非常的多。假設你不至誠懇切,你不一心的話,其實它很容易變現出你喜歡的樣子,那就把你騙過去了。你剋期的或是兩天或是七天,一下子這佛七就空過了。所以你怎麼樣把這個佛號念到心裡面去,就是你要至誠懇切。
所以在我們的大殿裡面,印光大師有告訴我們「竭誠自可轉凡心」。你把誠懇竭盡到極點了,你那個凡夫的心自然就——他要變把戲變不出來了。因為你非常誠懇,你很誠懇的心遇到這種變把戲一看就知道他又在騙人了,很容易就超越過去了。假設你是一種不在乎隨隨便便,用嘴巴來打佛七的人,他在作放電影的時候,你很容易就被它拖走了。因為你沒有一心的念佛,你不至誠懇切,它變現出你喜歡的一個境界,一下子你這個煩惱心就被帶走了。當你回過頭來的時候,一支香就過去,空過了。所以我們的生命其實是很短暫的,說這個佛七是第一天,其實一轉眼七天就過去了,真的是每次都是樣子啊!所以大家要...所謂的旗開得勝,這個人他修行能不能成功,其實你看他的那個氣勢就知道。一開始他那種氣勢非凡了,一開始他就是立定腳跟要得一心的,他這種打佛七的人有這樣的一個發願,一看他那種樣子就不一樣了。
如果只是來參加、來隨喜的、來湊熱鬧的,反正時間到他就進去,時間到他也就出來,該吃飯就吃飯,該睡覺就睡覺。其實你很難把這個佛號念到心裡面去呐,很難把無始劫來的那種心海的波濤止息下來的——在這麼短的時間很難。很難代表是什麼意思?你要無量劫,再受無量劫的生死苦。所以你要想到這種嚴重性,每個人都喜歡輕鬆,可是這樣的輕鬆是沒有價值的。所以我們寧可稍微...也不是太長,你就這麼七天或是這麼兩天而已,你只要方法正確,好好的攝心,至誠懇切地,剛開始那一支香念壞掉了,我們起來就至誠懇切地五體投地,像大山奔,向佛陀老人家至誠懇切地懺悔頂禮,至誠懇切地求佛加被;你那種心海波濤被你這個誠懇的心...那種虛妄的這些波濤,它就停止下來了。
家師 懺公上人講,我們誠懇的心其實就是法身佛。六祖大師講“應人接物是化身佛”,上人再補一句,你至誠懇切就跟我們平等法身,昨天講的清淨心是相隨順的。只是無始劫來我們都心往外攀緣了,所以搞的我們是非常疲憊的,惑業苦那無量無邊了。所以我們要回家怎麼辦?不是你到處去找路,其實路就在你心裡面,是你心裡面往外攀緣了,你現在回家,你的心——攝心志誠懇切,一心的念、一心的拜,其實當下無始劫來的這種惑業苦,馬上的停止下來的。所謂的「千年暗室一燈即明」,因為你這樣的心、誠懇的心是跟本性相隨順的,跟佛號是相隨順的。所以打佛七剛開始是聲調念從外面的,把聲音加大;再過來你用心力來念佛。你單單從外力外境來念佛,有的打佛七法器打得很大聲,用麥克風唱得很大聲,其實還不能到家,還不能回家,這個只是一個善巧方便呐。
我們有這樣的一個提示之後要緊還是心力,所以上人講要七分的心力,打佛七是用心力來打,用七分的心力。前面的善巧,高聲念乃至數目這三分,你要至誠懇切,雖然時間很短,可是你至誠懇切,一下子就念相應的。其實你佛號念相應你能感覺得到,內心裡面那種感動,乃至於都有點那種淡淡的那種口水會跑出來的;你跟這佛號一念的相應,你至誠懇切的,凡夫心他就轉過來了。這個是講到要一心,至誠懇切地念。其實我們有一些善巧,大家可以輪著用,有時候就這樣用,有時候那樣用。
第三個,是講到你這至誠懇切念的時候,其實我們的凡夫心,它短暫的至誠懇切可以,要長期的至誠懇切,有時候它又跑掉了,心力又攝不住。這個時候怎麼辦?你要記數。學人以前在打地鐘的時候也記數,後來發現打地鐘的時候我看還是至誠懇切念這樣就好,你念當下的佛號,把它念清楚。記數最主要是止靜的時候,我們止靜有15分鐘,這個時候你要這個嘴唇舌頭稍微動一下,叫金剛持呐。學人習慣用三三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三三四就十句。三三四其實它也是一種記數,可是重點要念得清楚,這種金剛持有時候念得不清不楚,其實這跟無始劫來的煩惱、攀緣是相隨順的。雖然是默念,可是你要好好念清楚,寧可慢、寧可少,不可草。
其實這個就是我們剛才那種至誠懇切的一種等流呐,你把它念清楚了,一句一句。這個三三四,十句,右下角,你就作意放在右下角;然後三三四,左下角;然後三三四,左上角;三三四,右上角;三三四,中間,這樣子,你念一片就等於50句佛號了。這個算是第一片,然後再念第二片,第三片。你看你這個10分鐘或15分鐘,你止靜能念幾句佛號,能念幾片你就知道幾句了。有時候跑掉了沒關係,念得不整齊,有時候到底佛號是念到哪一句,我念了一片之後再念第二片的時候,第一點換完之後就不知道人跑到哪邊去了,被那個「猴子」帶到森林裡面團團轉了,忽然間...欸...就醒過來了,那沒關係,第一片的已經念完了,這個就算成就了,我們再從右下角開始念,三三四、三三四。當然這個記數其實它只是一個善巧方便,你還是要有那種至誠懇切的心來帶他。不然這樣子你念的三三四是那種虛妄的佛號,那也沒用。你要寧可剛開始至誠懇切把佛號念得一句相應,慢慢的再用記數,你這樣記數下來那個品質就很高。
就這樣子記數完、止靜完我們起來,再繼續的拜,這樣子攝心專注地把佛號在我們心裡面越來一層一層的深入。我們的心上面的惑業苦是很厚,所以要把它排除,其實你要有耐心。就是這樣的功夫,其實這個大家或許都懂都聽過,可是你就是要一次一次的操作。念得相應了,下次再用這個方法;如果不行再換一個方式。總之你的內心裡面不能跟煩惱心相應的,你在念佛的時候有煩惱,念得不相應,你就要想辦法,看是把這個聲音提高,或是你要至誠懇切呢,或是你用記數呢,你就是要想辦法。不然,在念佛的時候跟佛號念得不相應,那這個時間空過了。你沒有辦法得一心,後面那也談不上什麼不亂。
這個是講到打佛七我們求證一心,你要用心。就是說在唯識學有叫妙觀察智,你要觀察你這念心,你現在身心狀況是怎麼樣。假設很相應,那就要保持不要動,這個方法一直用下去、一直用下去。以前家師懺公上人他很會看,有人念得相應的時候,他就叫他(那人)不要動,因為一動的時候整個氣氛就跑掉了。我們好不容易能得一心的那個功夫成片很難,凡夫一開始散亂心,要功夫成片很難。可是你假設有得功夫成片的時候,儘量那個方法一直用下去、一直用下去,讓它相續。中午跟大家學習到這裡。
~淨律學佛院-上誠下因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