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院往事
戒晟法師
認證法師

觀音傳說

  澳門向來受海洋文化的影響,更因為小城純樸和包容的氛圍,舶來文化與本地文化在此地交融並存。宗教文化亦然,各地民眾帶着各自的信仰來到澳門聚居並在此繁衍,在這裡立像建廟,寄託精神信仰。目前澳門有大小廟宇四十多處,分佈在市民生活區。

  普濟禪院,大眾通常稱之為觀音堂,為澳門三大古剎之一,位於古老的望廈村,環境清靜。從高處鳥瞰寺院全景,可謂佔地廣袤,橫連多座大殿的古建築,宏偉、莊嚴而簡樸。寺院後山闊大,樹影幽深,數百年來與小城一起發展變遷。

  走進這座數百年歷史的普濟禪院,或許人們會留意到,寺中僧人總是熱心地介紹這樣的一個傳說:約明末年間,澳門的望廈村來了一位和尚,經過長途跋涉後,在這環境優美、人傑地靈的地方安頓。那時村裡有一棵野生樟樹,盤古木根,靈氣十足。那和尚便將隨身攜帶的一幅觀音畫像懸掛於此樹上,每日盤膝而坐於樹下,修行募化。當時在望廈村中居住的,主要是來自潮州和福建的移民,大都信奉佛教。他們得知村中來了一位和尚,而且時常在樟樹下誦經唸佛,於是聞風而至,漸漸吸引了不少村民及信眾,不時聚在樟樹下,一則向僧人施與化緣,同時也虔誠敬拜。眾人有感觀音大士有求必應,異常靈驗,於是聚集者日眾,信奉之人不斷增多。

普濟禪院柔和的綠色圍牆


  該傳說還有下文:有一天,和尚將觀音畫像取下拂塵,無意中回頭一望,竟驚覺這棵古老樟樹的形態與觀音菩薩極為相似,猶如觀音顯靈下凡,這可不得了。於是,和尚用村民捐施的資金,立即請來了工匠,將那棵樟樹雕刻成觀音像,並配上布衣。為了表達敬仰,他們利用捐款在樟樹旁簡單地建了一個小亭以供奉觀音,也可以讓信眾躲避風雨。不說不知,原來那經過精心雕琢的樟木觀音像,正是現時安坐於禪院觀音大殿中供信眾參拜的觀音大士。神像有別於其他大殿的泥塑神像,現在全身貼上金箔,穿上由信眾捐贈的布衣,露出面部和雙手,經歷了數百年,靈氣依然,實在珍貴,也加深了信眾對觀音的崇拜之意。這些傳說無疑為觀音堂增添了傳奇的色彩。該傳說還有下文:有一天,和尚將觀音畫像取下

拂塵,無意中回頭一望,竟驚覺這棵古老樟樹的形態與觀音菩薩極為相似,猶如觀音顯靈下凡,這可不得了。於是,和尚用村民捐施的資金,立即請來了工匠,將那棵樟樹雕刻成觀音像,並配上布衣。為了表達敬仰,他們利用捐款在樟樹旁簡單地建了一個小亭以供奉觀音,也可以讓信眾躲避風雨。不說不知,原來那經過精心雕琢的樟木觀音像,正是現時安坐於禪院觀音大殿中供信眾參拜的觀音大士。神像有別於其他大殿的泥塑神像,現在全身貼上金箔,穿上由信眾捐贈的布衣,露出面部和雙手,經歷了數百年,靈氣依然,實在珍貴,也加深了信眾對觀音的崇拜之意。這些傳說無疑為觀音堂增添了傳奇的色彩。

志願者打理後山

發佈於2022-04-08 11:11:53
評論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