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贊耀開示 | 佛教修行,是為了智慧和離欲 2022-06-02
不論我們觀察的對象是甚麼,都一樣;看到一個法的生滅,就可以看到所有法都是這樣地生滅。所以我們觀呼吸看到呼吸的生滅,同樣地,我們看到眼前的螢幕也是這樣生滅,聽到的聲音也是這樣生滅,頭腦內的念頭也是這樣生滅。
當你覺察到它的時候,它就已經成為過去——這是所有感受的共同特性,但我們總是慣性地忽略、無視它,不會深入思惟究竟這代表甚麼。
這代表的就是我們沒有甚麼可以得到:無論那東西對你來說多有意義、多好或多壞,我們沒有甚麼可以得到。
我們得到、執取的,全都是眼前這一堆生滅的感受,沒有其他東西。
當心清醒時,我們才能正面這個事實,智慧從這裏產生,我們對無常的體悟就會慢慢增加,對欲望的執著慢慢減少。